农历正月十五,我市沿袭多年的民间文艺踩街活动如期举行,而上午10时20分在龙泉公园同步上演的荆门版“快闪”活动,堪称今年元宵文化大餐的一大亮点。
什么是“快闪”?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他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指定的时间,出人意料地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他行为,然后迅速离开。当天,龙泉公园门前,先是琵琶、二胡演奏的《十面埋伏》《战马奔腾》瞬间吸引了游客注意。接着,梨园戏曲、荆门方言、歌舞表演穿插其中,最后以专业演唱者和游客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结束。整个活动持续5分24秒,吸引了近千名游客驻足观看。(据《荆门日报》)
于荆门市民而言,早已看惯了年复一年的民间文艺表演,虽然每年会有一些小变化、小调整,但终究是“旧瓶装新酒”缺乏新意,难免产生审美疲劳。今年的“新玩法”——荆门版“快闪”好似一支文化创新的轻骑兵,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活动现场,所有表演者都以非常规低调的方式出场——从人群中突然冒出,令游客在惊喜中驻足、寻找。随后的表演中,游客既是围观者,又是参与者,以至表演者走到哪里,观众的脚步就跟到哪里,特别是赢得了年轻一族的“芳心”。这不就是我党一贯倡导并坚持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么?!
那一刻,古老和现代在这里碰撞、传统和创新在这里交融、专业表演与民众自娱在这里汇聚……紧跟时代大潮,荆门“快闪”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群众文化需求心心相印。且看荆门人的朋友圈里,不管是荆门本地居民,还是在外工作生活的游子,无不对这次元宵活动相关照片、视频、微信帖伸出大拇指。而且伴随着“元宵话题”的发酵,一股暖暖的故土情在人们心间流淌、一股浓浓的爱国情在人们内心升腾。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于文化领域而言,道理同样如此。
近年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批创新文化节目走红荧屏,如汩汩清流浸润着观众的心灵,使我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不仅如此,为了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全国各地传统文化创新大幕业已拉开。就今年的元宵活动而言,沈阳灯展中的科技因素、成都举行的光电灯光秀,以及故宫灯会中的炫目灯光效果等就是文化创新的例证。传统文化的内核没有变,但形式需要常变常新。
曾经,千篇一律的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红包等习俗,让年轻一族疾呼“能不能有点新意”?现在,全球买年货、网购年夜饭、微博微信贺岁、举家出游休闲、转战各种APP抢红包……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正不断嬗变。
今天,我们迈入新时代,群众越来越需要时代认同感,越来越渴望精神层面的共鸣,尤其期盼讲述荆门故事、展现城市文化力量的活动。因而,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文化创新。
期盼荆门涌现出更多文化新气象、新作为!(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