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妇女联合会、卫健委联合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共15人,内蒙古第一批援荆医疗队队员郑冬梅、王彦、李莉、崔瑞清、李静静名列其中。
郑冬梅,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援鄂队伍。在到达京山市后,郑冬梅细致谋划病区改造方案和各项防控措施,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病房“三区两通道”改造工作。她与内蒙古医疗队其他成员和京山市人民医院的同仁共同诊治新冠肺炎患者500余人,目前已治愈出院170余人,受到当地领导及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王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她主动带队进入被称为“荆门小汤山医院”的钟祥市同仁医院,众多病患在她们日夜守护和鼓励下顺利康复。在团队成员中出现不适或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她及时做心理疏导。为克服物资紧张,她积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工作持续开展。
李莉,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控制科住院医师。她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全体队员掌握最重要的防控知识,建立最有效的操作规程和防控流程。她随总领队赴钟祥市、京山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实地查看当地的防护用品和消毒隔离管理情况,为医疗队员们加油打气,让大家规范防护,保障大家安全健康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崔瑞清,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副主任护师。1月29日到达屈家岭管理区后,崔瑞清立即与防控指挥部相关领导和医院领导进行考察,并针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以及医务人员防护等问题提出建议进行改造,形成了“三区两通道”的传染病区模式。由于护士短缺,她主动将自己加入护士6小时排班行列,还担起防控管理员的职责。
李静静,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护士长,内蒙古援荆医疗队沙洋支队护理领队。初到沙洋,她主动要求到确诊患者病区工作,为患者做好护理、心理疏导,并按要求做好病区消杀。后来她调往沙洋中医院新病区,参与新区的规划与筹建工作。她参与了病区改良方案,并已应用到沙洋医院的各个感染病区。(荆门晚报记者戴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