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网络媒体“荆采行”的媒体记者一行来到掇刀区苏场村蔡光银家中,此时的蔡光银正在田间务农。蔡光银的妻子李艳芳告诉记者,目前全家种植稻田20亩,还有5亩虾池,农闲时蔡光银外出务工,一年也能收入2万多元,早在2015年就已脱贫。
蔡光银今年43岁,是土生土长的苏场人,1999年到李家当了上门女婿,婚后夫妻感情和睦,同年,心爱的女儿出生,蔡光银勤劳能干,眼看一家人日子越过越好。然而,婚后第六年李艳芳开始出现下肢疼痛症状,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因病致残的李艳芳
蔡光银带着李艳芳近在荆州、咸宁、武汉,远到北京、上海、广州寻医问诊,可病情非但不见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如今李艳芳下肢、脚、手指畸形,被定为二级残疾,无法劳作,全家人辛勤劳作一年的收入都无法负担李艳芳一年5万元的医疗费用,破损房屋无钱修补,2015年,蔡光银一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贫困户。
了解到蔡光银家的情况,掇刀区卫健局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帮扶,为蔡光银的妻子办理医保,如今李艳芳看病拿药都可享受相关政策实惠,每年最多自费5000元医药费,大大减轻了家庭负担。同时,李艳芳还可享受每月480元/月(每年可享受3个月)的低保金,每月100元(每年可享受12个月)的残补金。
蔡光银家今年刚收的稻谷
在享受扶贫政策的同时,蔡光银一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搞起了稻虾连作,挖虾池4亩,连作优质稻,一年生产经营性收入约3万元。为了帮助蔡光银一家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帮蔡光银一家申请了无息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为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
农闲时,蔡光银到建筑工地打工,村里还给蔡光银提供了公益性岗位,靠着一技之长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蔡光银又可为家里增加3万元的收入。田地产出和打工收入可达到6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蔡光银的女儿高中毕业,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第一年3万元的费用让蔡光银又犯了愁,在女儿想要放弃学业之际,蔡光银家获得了贫困生助学贷款,还得到了个体企业家每学年5000元的资助,让女儿步入了大学校门。蔡光银女儿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读书,成绩优秀,并致力回报社会,暑假期间,主动回家乡担任村“希望家园”留守儿童暑期培训教员,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蔡光银一家虽因病致贫,但在脱贫的道路上没有等、靠、要,在享受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寻求出路,勤劳踏实,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记者 阮馨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