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发改委大力发扬“争抢转”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聚焦聚力重点工作,以奔跑的姿态,笃定前行,为全市强大发展气场聚力。
市发改委大力发扬“争抢转”精神,紧紧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投资和重大项目谋划及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为全市发展气场聚力。目前,全市28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26个,前8个月完成投资9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超时序进度40个百分点。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之年。市发改委副主任李锏表示,围绕“定战略明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争位次”,上搭天线,下接地气,坚持开门编规划,组织开展“规划十四五 我来建一言”活动,分别专题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企业家、县市区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突出“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等重点领域,着眼于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科学谋划“十四五”荆门发展定位、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努力创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区,为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的“荆门样板”当好参谋助手。
在疫情防控常态下,抓项目、扩投资是缓解疫情冲击最有效、最管用的举措。市发改委副主任陈洪波说,我市及时印发了复工复产方案,建立日监测、日报告、日调度制度,精心组织促复工、一企一策促复工、优化服务促复工,开展“定时、定向、定项”精准调度,掀起了项目建设热潮。前不久开展的全市三季度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拉练活动传出消息,省督办的润都制药高端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亿纬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忠厚18万吨/年含乳饮料生产项目等3个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工。全市发改系统将借荆荆铁路开工建设东风,乘势做好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襄阳至荆门高铁开工准备工作,坚决完成省确保开工“4+2”重大铁路项目交付给荆门的各项具体任务,为荆门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动力。
以营商环境“大升级”,换来经济“大发展” 。市发改委副主任杨传文表示,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已成为全市发改系统的共识。全市发改系统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制定出台了《荆门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荆门市弘扬“店小二”精神严格执行“十必须十不准”工作方案》,明确了38条重点工作任务、28项具体落实措施,进一步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强化市场法治保障,形成了党委主抓、党政同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促进了全市上下共抓营商环境建设的浓烈氛围。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市发改委以奔跑的姿态,笃定前行,为全市强大发展气场聚力。(记者姚桂林 通讯员林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