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清脆的哨声,数台直径一米多的农用无人机原地升空,带着嗡嗡的机鸣和旋风掠过刚翻整好的田地,盘旋“施药”,不远处飞手手持操作台目光如炬,紧张而又细致地作业着。11月30日,荆门市首届农用无人机操作职业培训暨技能竞赛在漳河新区泉洼村拉开帷幕,各县市区农机合作社组成7支代表队、选派40名精锐飞手参与角逐,农用无人机操作培训班学员、省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基层工会代表现场观摩。
此次活动由市总工会、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市农机发展中心、荆门农用航空站、市植物保护站、漳河新区农业水利局协办,旨在培养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助力我市乡村振兴。40名飞手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36岁,均为县市区选派的精英和高手。竞赛现场,参赛者被分成4组,每组10人轮流操作无人机,在1亩左右的作业区域进行了航线规划、飞行作业、避障飞行、降落误差、试纸检测等多项比拼。经8名裁判严格计分,最终10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飞手奖。据悉,获奖选手除获得奖金奖励外,一等奖个人符合条件的可按程序申报五一劳动奖章,获奖选手符合条件的可优先推荐申报农民专业技术职称。
我市农用航空独具特色,农用无人机更是发展迅猛,保有量已达557台,喷药、播种作业面积达120余万亩,外出开展飞防作业达50余万亩。无人机作业市场前景广阔,飞手们可大展身手。“前一天我们进行了理论知识比拼,田间作业项目的角逐更为激烈,我们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团结协作,夯实基础,提高技能,练就本领,为荆门现代化农业贡献高素质农民的力量。”飞手代表表示。(荆门晚报记者李蕾蕾 通讯员王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