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寻访厚道荆门人”典型宣传网络投票启动

系厚道荆门人首次集中亮相,欢迎广大市民踊跃参与

时间: 2024-07-05 09:18
来源: 荆门晚报

哪些人最能体现“厚道荆门”这一鲜明的城市人文精神?7月5日起,欢迎广大市民群众从荆门晚报挑选出的30名厚道荆门人代表中,投票选出10名厚道荆门人典型代表,投票结果将择日发布。

2023年,我市提出“长江谷文明 荆楚新门户”城市形象宣传语,同年11月提炼并推出“厚道荆门”城市人文精神。今年初,荆门晚报发起推出“寻访厚道荆门人”宣传活动,社会各界踊跃推荐,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内外各媒体积极宣推,至今已融合报道了100余名“厚道荆门人”。

为树立“厚道荆门”典型标杆,充分彰显这一城市人文精神,大幅提升荆门城市辨识度、显示度、美誉度,荆门晚报从100余名已报道过的“厚道荆门人”中初选出30名“厚道荆门人”代表,再请广大市民从中选出最典型的10人,作为首届“寻访厚道荆门人”活动的典型人物标杆。

这次同步投票的平台有两个:“荆门晚报”微信公众号、“荆门九派通”App。每人每天限投10票,可以分别投给1至10人;不需要登录;投票时间是7月5日8时30分至7月10日23时59分。

网络投票结束后,将请专家评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最终确定10名“厚道荆门”典型人物,并在“寻访厚道荆门人”媒体见证会上发布。

后期,除了继续开展“寻访厚道荆门人”宣传外,还将开展“‘厚道荆门人’先进典型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崇厚道人、争做厚道人、建设“厚道荆门”的浓厚氛围。(记者汪兵洋)

2024年首届“寻访厚道荆门人”典型宣传网络投票活动候选人

(按照姓氏字母排序)

投票方式

1“荆门晚报”微信公众号(关注“荆门晚报”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厚道荆门”自定义菜单栏,进入活动页面即可投票)。

2“荆门九派通”APP(下载“九派通”客户端,进入首页,点击活动页面即可投票)。

1、曹实敏,48岁,市公交出租车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

fafa6e6766275f7ae908730493f407f7

曹实敏乐于助人,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病人,会下车搀扶;遇到特殊情况的乘客,会暖心捎一段路……今年1月上旬,他开着出租车在果园二路附近看到一名女生没赶上公交车,怕她上学着急,遂追上去让她免费上车,帮她追上公交车。这件事经荆门晚报视频和文字报道后,持续刷屏,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中省媒体关注,全媒体阅读量和点击量超亿人次,点赞数超百万。他让“厚道荆门”暖心事火遍全国。网友称赞曹实敏:“善良的人,有光芒。”

2、陈川,男,40岁,京山市人,摩旅领队

4ab8fa425f10667cf6c0f8d02ae1f250

2024年初,一段《216羌塘无人区被陌生摩友求救》的视频被数千万网友“围观”。视频显示,在海拔4700米左右的羌塘无人区,荆门摩友陈川(C锅)路遇因“高原反应”摔车的陌生摩友,遂用4支葡萄糖液救急,并将其一路护送到最近的医院。陈川的救人行为被众多网友点赞。陈川常说,不管何时遇到有困难的人,他都会伸出援手。

3、陈智,男,45岁,荆门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fdbfe01d4ab443f2681f5bd42685f518

16年来,陈智一直坚持做志愿活动,他的座右铭是:“公益已融入我的血液,是一道温暖的光……”他尽自己所能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到公益志愿活动中去,温暖的光照亮了他人,也明亮了他自己。持续多年的义务送春联下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现在,他以九三书画院为阵地,邀请荆门的书法家们为附近居民上公益课,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书法了解传统文化。

4、方义刚,男,72岁,东宝区石桥驿镇马店村卫生室医生

cfa4f3c6a5941b76c16da5dc255b7468

马店村大山多、老人多,为了让乡亲有“医”靠,方义刚24小时手机不关机,经常背着药箱骑自行车上门为村民看病。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要,他都随叫随到,并且55年不收出诊费。他是东宝区工作时间最长的老村医,经他治疗的村民有近万人,周边象河、杨桥、向桥等村的居民也喜欢找他看病。

5、桂红霞,女,京兰水泥公司技术员、残障人士

da0cc242665a054df6c69c8609cecff4

桂红霞,京兰水泥厂的技术员,同时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爱心使者。在街坊邻里口中,她是公认的“热心肠”;在贫困学子的心中,她是温暖如母的“红霞妈妈”。二十余年如一日,她默默耕耘在公益的田野上,捐资助学、扶残助困,用瘦弱的身躯传递着无尽的温暖与力量。

6、郭俊华,男,44岁,市退役军人红五星志愿服务队队长

4b4973d8cc51aaeca6f86fe3bc7ca5ca

郭俊华曾在边防部队服役24年,多次立功,荣获卫国戍边金质奖章。2022年7月,他退役回到家乡,任我市首创的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红五星志愿服务队队长。两年来,郭俊华带领队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红色宣讲、国防教育、关爱帮扶老兵、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志愿活动156场次、时长15219个小时,因此被认定为“四星级志愿者”(以服务时长认定,最高是五星级),以实际行动践行“厚道荆门”的无私奉献精神。

7、何显斌,男,71岁,东宝区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常务理事、退休干部

399bdfcd737410e99722b07b94718e5c

何显斌让座60年,助学37年,敬老24年,助残20年,公益演讲千余场……他用数据说话,证明了厚道的内涵。多年来,他先后获得湖北省志愿服务事业贡献奖、“感动荆门·时代楷模”、荆门市道德模范。他家实施的“还本助学”,荣获“荆门市最具影响力的公益慈善项目”;他家因实施“以老敬老”项目荣获“荆楚最美家庭”……在人生旅途中,何显斌看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温暖、明亮,有力量。

8、洪维龙,男,汉族,61岁,湖北省楚天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荆门分公司退休高级工程师

3e90a97d00df4ac07c4ded779c0f3d9c

从1996年第一次献血以来,他共献全血29次,10600毫升;成分血87次,17600毫升。共计116次,28200毫升。他还是荆楚热血志愿者服务队的发起人之一,一直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李金花,女,43岁,货车司机

a096f536415f6ba881f6ea7a923cffe2

李金花,一位坚韧不拔的43岁单亲妈妈。她的肩上,不仅有坚韧的母爱,还有无尽的责任。她不仅学习了驾驭大型货车,还取得了危险品运输资格证与叉车证。在2020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她毅然决然地加入货运支援的行列,将货车化作临时的家,只为将生命的希望第一时间送达。每一趟旅程,都是对体力与意志的极限挑战;每一次送达,都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刻诠释。

10、李思尧,男,34岁,现任荆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海慧警务站一中队中队长、三级警长

819e4b99dbc71b0e93213dcd166b5fd1

他爱岗敬业,勤钻业务,刻苦练就过目不忘的技能,被同事誉为“行走的人脸识别系统”;他在实战中总结出了“二三五”案件侦破法和“三建四查五动”抓逃打现法。在警务站工作的7年中,他成功抓获500余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破案560余起,挽回群众损失170余万元,荣获多个荣誉称号。

11、李晓泉,男,50岁,律师

6803f546c61e9a54a6bb500ef88894ef

2003年以来,李晓泉积极投身公益,从无偿献血、防疫、救灾到助学、助残、敬老、扶贫济困,他把做公益当作一种责任与使命。他曾获“最美统战人”“壹基金抗洪抢险标兵”“学雷锋标兵”“优秀律师”等荣誉称号和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荆门好人、掇刀区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12、李祖英,女,62岁,东宝区仙居乡仙居社区居民

5f4ecfba1f63db7f8479f625e5d5a551

1983年,自李祖英从外村嫁到仙居社区起,就开始守护附近居民用水的邱湾泉。她主动义务捡拾垃圾,40年如一日地义务守望一汪清泉。她说:“到了农忙时节,我怕没有时间来,就天不亮来扫,或晚上加班来扫。我是义务劳动,为人民服务。在这有生之年能做点事就做点事,把它当成自己家一样。”她的坚持,让左邻右舍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13、刘波,男,36岁,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公司总经理

5a9dbf74e4a0a8e0fe787110155c625d

2013年,刘波回到家乡马良镇创办沙洋县汉江牛业发展有限公司,走上发展种牛之路。他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让乡亲们养牛少风险、多赚钱、能致富。在这片养育了他的土地上,刘波不仅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乡亲们心中那束温暖的光,先后荣获湖北省农村实用拔尖人才、荆门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荆门市十佳产业扶贫带头人、荆门市第三届把关人才等荣誉称号。

14、刘豪,男,22岁,荆门职业学院大三学生

568d645a8672d939a66df90fb943f1de

老家在邵阳的刘豪今年6月底毕业。4月,他在长沙实习期间兼职当滴滴司机。6月10日凌晨3时许,刘豪搭载的一名男子上车后就不停哭泣,在到达目的地银盆岭大桥后下车径直往桥上走去,并跨过护栏试图跳桥轻生。关键时刻,刘豪不顾危险冲了上去,紧紧将他拉住。从默默跟随到拔脚狂奔,从拽住对方到筋疲力尽,刘豪没有一丝犹疑、没有片刻放弃,用奋不顾身救回失意的生命,也把对生活的热爱和一腔善意毫无保留地传递。

15、刘清山,男,62岁,荆门市拓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acb57ce3e977ab0f175c001216eef6a6

刘清山视员工如亲人,一直厚待员工,疫情防控期间在企业极困难时仍给员工发全工资;还为员工的叛逆期孩子做心理辅导,帮助想创业员工办理创业手续;他和企业还向政府捐款55万元抗疫;近10年来捐款10多万元资助4名大学生完成学业;近几年春节,每年给家乡20多位高龄老人发慰问金;乐于助人,“还本创业”行动扶持多名青年成功创业,被拖欠货款却从不与人打官司,凭厚道的人格魅力感动对方主动还款。他相信好人有好报,因为厚道,也得到了厚道的回报。

16、刘小勇,男,53岁,掇刀区十里铺社区居民

425d778e989f21657614c75ff8aba19c

2023年7月,恩施籍在荆务工人员袁学辉遭遇交通事故受伤,房东刘小勇一家为他提供了悉心照顾。特别是在其因痛风病情恶化后,刘小勇和母亲许学英、奶奶赖华莲一起承担起全程护理责任,从吃饭、洗脸洗澡到上厕所、刮胡子,让异乡人感受到了荆门的温暖和厚道。荆门晚报报道刘小勇一家的事迹后,新华社、极目新闻等中省媒体纷纷转载,全媒体阅读量和点击量超亿人次。阿里公益联合本报为其颁发“天天正能量特别奖”1万元。

17、石定芳,女,66岁,荆门市石牌镇八姓庙村村民

16edceae6141f99dff4a879fca035eb5

2014年12月底,石定芳丈夫意外去世,留下一对儿女和生前借的30多万元债务。“我男人走了,但账不能烂!就算讨饭,也要还钱!”9年时间,石定芳靠打零工和种田,以及女儿在外务工的收入,还清了大部分债务,用切实的行动诠释了诚信与担当。

18、陶文美,男,86岁,北山革命根据地义务讲解员

1766e4d760b11c7ae1ef0fe603d28ff0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他已经坚守岗位36年,曾日骑自行车一百多里,只为采访北山人民,收集整理红色历史。截至目前,他已经向前来北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各种纪念、教育活动的各界人士义务讲解400余场次。目前,他不仅继续担任讲解工作,还在整理周边红色村史,并计划出版《源头》一书,从北山党组织的历史起点,讲述北山的故事。

19、王传松,男,44岁,外卖骑手

ad09de212a65cdee56bcaf00212397e3

王传松,以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2020年,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供应链稳定和畅通,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成为防疫物资保供配送的坚实力量。不仅如此,他还参与了共建“骑手爱心驿站”,这个小小的避风港成为他们相互扶持、传递爱心的温馨家园,让爱与希望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静静绽放。

20、王金龙,男,50岁,新洋丰中磷公司维修工、钟祥义工联合会胡集分会创立者

8622ef9b84785d622b392e60d8e7bd00

他十几年来投身公益事业,创立钟祥胡集义工分会,情暖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帮助困难家庭、义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改善了数以百计的群众的生活和命运。他把胡集义工从最初只有五六个人的小圈子发展到现在的五六百人。王金龙和志同道合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善举不分大小、善心没有贵贱”的理念。

21、吴家富,男,60岁,市志愿者协会理事、市商业联合会党总支委员、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员

b8c8574f05ff2da98f7b74bde2b4ddd2

吴家富热衷志愿服务活动,12年间,捐款捐物累计10余万元,最近4年的志愿时长就达3000多小时。他还带动所在的协会和组织播撒爱和关怀。他用心用情,让特殊儿童的生命充满阳光;关心关爱,让特殊老人心中有暖;将公益融入生活,抗疫总是冲在前,用厚道点亮人生。因为热衷公益和志愿服务,吴家富先后荣获荆门好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抗疫先锋、爱心助学奖等四五十个奖章和证书。他以凡人微光,聚成如炬火焰,让善意触手可及,绘就城市“厚道”底色。

22、向兰杰,男,56岁,个体商户

b52d7d50ee6d64bd75349ba72c17f3e1

他数十次为推动家乡石牌镇勤劳村水利设施改进和道路建设而奔走;他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农民工讨薪,还呼吁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他热衷公益,无偿献血达7600毫升;他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疫情防控、铲雪除冰始终冲在前面;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是群众眼里的热心人。他感触颇深: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23、徐平,男,53岁,掇刀区白庙街道油城社区党总支书记

ffd3a80db06c2f93b6c6afb881c3dd52

掇刀区白庙街道油城社区老年人占比高达52%,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平就像他们的亲儿子。他们的手机里不约而同地都存着徐书记的手机号码,生病买药找徐书记、下水道堵塞找徐书记、生活困难找徐书记、有了好消息也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徐书记……徐平的私人电话就是社区老人的热线电话,他总是力所能及地达成老人们的心愿。

24、徐仁英,女,62岁,京山市杨集镇新场村村民

e815308faaa430939f7c1f75454e01e1

在京山市杨集镇新场村,提起徐仁英,乡亲们无不交口称赞。她和丈夫20余年如一日地照顾村里最长寿的孤寡老人涂传森,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父亲一般悉心料理日常起居、关心冷暖安危,在当地传为美谈,演绎了新时代尊老敬老、孝老爱老的感人故事。乡亲们称:“徐仁英一家与涂传森老人不是一家人进了一家门,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25、叶元珍,女,56岁,湖北丰盈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871046a035977349cc203bde5c87c0c7

一次偶然,叶元珍得知老家石桥驿镇有3个困难家庭的孩子需要帮助,于是联络义工实地走访,孩子们的遭遇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为弄清还有多少孩子需要帮助,他们展开了大走访,足迹遍布荆门周边偏远山区。2018年11月,叶元珍发起成立荆门义工联小树苗关爱团队,多年来,对200多个困境儿童持续关爱,至今已有23人在他们的资助下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大学。

26、余长付,男,62岁,掇刀区团林铺镇石堰村村民

10777e8983aeb9853d3036f28d6b5b21

经济条件差,顾不上自己的3个孩子读书,余长付和妻子却坚守着肩上的责任,照顾智力残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哥哥40多个寒暑,剃头发、刮胡子、端茶喂水。除了照顾智力残疾的哥哥,他还照顾早年丧夫的聋哑姐姐和外甥,帮助外甥成家立业,对外甥的照顾甚至多于自己的孩子。他们用善良和耐心守护着这份血脉相连的亲情,感动着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

27、袁集村群体,漳河新区双喜街道袁集村

b75fde10dbdd7ad1ddd458bfdb19f42e

因风雪太大,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数百名过路司乘人员滞留荆门西站。附近漳河新区双喜街道袁集村村委会挺身而出,组织14名志愿者,连续奋战两天两夜,搭建帐篷,放置取暖炉,送来热水和方便面,共为七八百名滞留人员提供了暖心服务,免费提供了600余桶方便面,让归家心切的司乘人员感受到了荆门的厚道和温暖,让厚道荆门声名远扬。

28、袁建春,男,75岁,钟祥市张集镇张集社区原网格员、党小组组长

0e2938a1d19b63e76a22e5c18d545047

袁建春为村和社区服务55年,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老人。他是村民的贴心人,积极为失田农民出谋献策,鼓励村民经营猪饲料生意红红火火。关心农田荒芜,促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垃圾分类宣传,5年多来发放垃圾分类、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单(册)3200多份,微信推送科普知识80多条,助力张集社区受到国家科协表彰,并被湖北省纳入科普惠民社区。

29、张宜军,男,60岁,沙洋县公安局法制大队信访科科长

44736016fcd66bde614202eff11690ae

长期以来,张宜军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第一关注,把手机号码变为“群众热线”,24小时在线零障碍接访、零距离沟通,让群众感到浓浓的人情味和诚心诚意。他在处理复杂信访事项上全力以赴,使一件件信访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10年来,他共接待来访群众1100余人次,处理涉公安事由信访事项69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50余件,被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周长艳,男,55岁;韩朝军,男,52岁;严学峰,男,52岁,“爱心送考”出租车司机团体代表

2b4cddc4a92e67aa1b3a6a5913102700

自2006年起,我市连续19年开展“爱心助考”活动,致力于为高考学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周长艳、韩朝军、严学峰三名出租车司机连续19年不间断参加“爱心助考”活动,初心不改,始终如一,每年为考生做好接送服务,将便利带给广大考生,也将荆门“厚道”人文之风彰显得淋漓尽致。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回馈社会,为考生加油助力。

责任编辑:王玮琪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