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共接种疫苗46万多剂次,预防接种安全事故‘零’发生。”这是今年我市免疫规划工作交出的成绩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始终坚持政策引领,持续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疫苗全过程追溯管理、接种服务质量提升,切实筑牢免疫屏障,守护群众身体健康。
疫苗接种是降低传染病危害、保护易感人群的核心举措之一。我市始终将免疫规划作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抓手,形成以政府统筹,卫健、教育、宣传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免疫规划工作格局;全面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持续推进预防接种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手段在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与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免疫规划工作政策保障体系,多年来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进一步降低。
为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我市坚持“标准化”建设。在布局方面,我市按照“合理布局、依标建设、整体推进、规范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门诊服务水平。目前,全市81个预防接种门诊、19个产科接种点布局科学合理,群众享有安全、便捷、满意的预防接种服务。在管理方面,全市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版)》,严格执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加强疫苗全程冷链和出入库管理,所有免疫规划疫苗由市级统一分发,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各县级疾控机构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在接种方面,接种单位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认真做好接种前告知、健康询问、知情同意等,落实“三查七对一验证”,规范接种操作,严格执行接种后留观制度。2024年全市共接种疫苗46万多剂次,预防接种安全事故“零”发生。
2024年省政府将“为14岁女生提供免费自愿接种2剂次2价HPV疫苗”纳入民生实事后,我市迅速制定工作方案,落实2价HPV疫苗接种。一方面,落实属地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加强部门联动,多次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会商。另一方面,加强2价HPV疫苗接种供应和经费保障,及时公布可提供便捷接种服务的接种门诊名单,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人员进行入校接种,确保接种高效便捷。同时,持续利用报纸、微信公众号、告家长书等多种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动员,向学生、家长(监护人)、教师普及HPV疫苗相关知识,动员学生积极接种,营造良好接种氛围。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14岁女生2价HPV疫苗第一剂次接种6436人,做到“愿接尽接”。
为提升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我市陆续举办“互联网+智慧预防接种”项目培训班、全市免疫规划管理培训班、全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培训会等,提升基层免疫规划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相关单位积极组织预防接种技能竞赛,开展岗位练兵,以赛促学促练,培养了一批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理论功底与实践技能兼优的预防接种骨干人才。加强对接种单位人员的指导,将接种证办理纳入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新生儿建档率与疫苗接种及时率进一步提高。
随着群众对预防接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市坚持优化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如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不规范问题整治,切实做到“三不”:医生不告知到位不接种、家长不知情同意不接种、不强行设置不必要的健康体检等预防接种前置条件。各接种单位推进“互联网+智慧预防接种”项目建设,为服务对象提供查询、预约、咨询等便利的接种服务,依托平台全面开展主动搜索和逾期未种通知,管理平台关注近万人次,线上预约5.1万人次,预防接种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通讯员陈盛杰 记者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