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网站 荆门地区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搜索
首页 > 象山时评 > 正文

别让无人机变成“空中杀手”

时 间: 2024-12-12 09:31
来 源: 荆门日报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湖边拍照时一架无人机突然快速飞来打到脸部。当事人袁女士称:事发于7月份,当时男朋友拿手机拍摄视频,突然无人机飞过来,飞行速度很快,幸亏自己戴了帽子和墨镜,无人机先是撞到帽檐,后撞到脸上,锁骨位置被螺旋桨划破。(据大象新闻)

意外看似偶然,但它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无人机的管理和使用安全。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若无人机操作不当导致他人受伤,操作者理应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无人机的设计、制造存在缺陷,那么生产商和销售商也同样应当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是,现实中,很多操作者都未能意识到无人机操作背后的安全隐患。无论是拍摄爱好者还是商业运营方,因安全规范的缺失,让无人机的使用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数据来看,无人机造成的相关事故在逐年增加。有关部门统计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了数十起无人机伤人事件。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管理的缺位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的广泛,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开始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表演等活动。然而,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却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无人机“黑飞”现象屡禁不止。这不仅给民航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也给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即便在已有法规的框架下,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也存在不足。一些无人机操作者往往忽视安全规定,擅自飞行于限制空域,甚至进行高风险操作,而相关部门在监管和处罚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

确保无人机的安全使用,关键在于机主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一方面,要加强机主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机主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应完善无人机使用登记和备案制度,对无人机的所有者、使用者以及飞行活动进行记录和监管,确保无人机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无人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飞行规定和处罚措施,加大对违法违规飞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和约束。(评论员 王茜)

责任编辑:谢文静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