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
(2025年1月7日)
梁早阳
各位委员,同志们:
在中共荆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委员共同努力,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
胡亚波书记、陈家伟市长等市几大班子领导和老领导、老同志出席政协开幕会、闭幕会,参加委员发言大会、界别联组讨论,与委员们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让我们倍受鼓舞、倍增信心。胡亚波书记在开幕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饱含期待、催人奋进,为我们做好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会议期间,全体政协委员以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助力发展的责任担当、积极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取得了积极成果。这次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是一次凝心聚力、鼓舞士气的大会,是一次求真务实、接续奋斗的大会。
大会选举我为市政协主席,鲁海兵同志为市政协副主席,增补王忠标等6名同志为市政协常务委员。这是省委、市委的关心和重托,是全体政协委员的信任和支持。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定将以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继承和发扬历届市政协的优良传统作风,坚守初心、严以律己、勤勉工作,在新的征程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因年龄或工作变动,伍应彪同志不再担任市政协副主席,文昌荣等19名同志不再担任市政协委员。他们在政协工作期间,认真履职尽责,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市政协,对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委员,同志们,刚刚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克难攻坚、争先进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多项工作稳居全省第一,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人口第一战略全面起势,各项试点改革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并昂首跨入高铁时代,是荆门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当前,荆门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市两会对今年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标已经明确,战鼓已经擂响。新的一年,我们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着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以高质量履职助推荆门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持政治引领,在同心同向中彰显政协站位。要增强政治定力,切实把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增强理论认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不断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增强服务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增强党的意识,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始终在市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坚决做到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第二,坚持建言资政,在服务大局中作出政协贡献。胡亚波书记一再强调,荆门当前的发展态势十分难得,发展机遇百年难逢,必须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在全局中找准坐标,以协商有方、监督有力、参政有为的实绩助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要观大势、谋全局,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聚焦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在荆门落地,深入思考政协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好,拿出协商方案。要抓重点、议大事,围绕“一枢纽四基地”建设,加快构建“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选题、深入调研、充分协商。特别是要聚焦人口第一战略、人才第一资源、产业第一支撑;聚焦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竞相发展,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聚焦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实施强县工程等市委重点工作部署,多出“破题”之招、多提“破局”之策。要强监督、破难点,突出营商环境优化、生态环境治理、乡村全面振兴、民生实事办理等“群众身边事”,开展有针对性、连续性的协商式监督,奔着问题去、奔着解决问题去,察实情、讲真话、建真言,助推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要搭桥梁、聚合力,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及时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和主张,精准有效地传递到社会各个阶层;积极在招商引资、合作交流等方面穿针引线、铺路搭桥,推动更多项目、资金和人才汇聚荆门、建设荆门。充分发挥政协统战组织功能,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上释放更多“能量”。
第三,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福祉中体现政协温度。广大政协委员要以群众的“愿望清单”为“履职清单”。坚持问需于民,围绕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难点、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早春行”“暖冬行”“委员同行”等主题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要做实委员工作室、有事“码”上议等载体,打造多元化、有人气、接地气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阵地。坚持问计于民,突出协商为民、协商惠民,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综合运用会议协商、“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等形式,将委员和社会各界提出的好点子、好对策、好建议,充分转化为政协提案、调研报告等履职成果,切实提高议政建言的精准度、实效度。坚持问效于民,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协助党委政府把实事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第四,坚持守正创新,在强基固本中展示政协形象。要加强工作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健全知情明政、重点协商方案生成、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等工作制度,持续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切实推进政协履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重要要求,健全完善委员学习、管理、培训、服务等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委员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能力。广大政协委员要珍惜自身荣誉,锤炼道德品行,做到为政有矩、经商有道、从艺有德。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围绕提升政协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扎实推进政治机关、学习机关、效能机关、廉洁机关建设,充分发挥专委会基础性作用,持续提升专门协商机构整体效能,以过硬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展示政协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各位委员、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荆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荆门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