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基层声音 > 正文

京山市钱场镇:一口酥香里的团圆年味

时 间: 2025-02-12 16:51
来 源: 京山市钱场镇人民政府

“打包好咯!您慢走!”“老板,给我也装两筒!”2月12日,正逢元宵佳节,京山市钱场镇“水麻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桂运堂的铺子里,挤满了前来购买的人群,芝麻与油酥交融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好不热闹。年味,就藏在这一口传承了两百年的甜里。

作为春节期间的“限定美食”,水麻酥不仅是钱场人走亲访友的必备年礼,更承载着游子归乡的思念与团圆的期盼。

水麻酥的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据传,一名汉川逃荒者将手艺传授给了钱场镇杨姓家族,自此代代相传,后被评为“京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这项技艺在传承人桂运堂手中焕发新生。从面粉、麻油、白糖的配比,到皮、酥、馅的层层包裹,再经塑形烘烤,水麻酥需历经十八道纯手工工序,方成酥香满溢的“金黄油酥饼”。

多年来,桂运堂始终坚持麻油自榨、拒绝糖精,甚至因原料掺假果断终止合作,只为守住“多次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品质招牌。水麻酥十个一筒,两筒一盒,其浑圆造型象征阖家团圆,裹满的芝麻则寓意丰收吉祥。

钱场社区居民桂红霞说:“亲戚来访总要带几提水麻酥,大学生志愿者临走时也收到这份伴手礼。”而对在外打拼的游子而言,一口酥甜便能唤醒记忆中的年味。正如桂运堂所言:“水麻酥不仅是食物,更是归家的期盼。”

这份香甜,也在钱场镇铺就了一条致富路。桂运堂从夫妻小店发展为十余人的团队,并带动十几户家庭加入,“桂运堂”“汪祥泰”“柏家”“柏桂”等水麻酥品牌打出名气,从钱场销往京山及周边县市。近年,钱场镇将水麻酥与霉千张共同打造为“年味名片”,成为村民增收的“甜蜜引擎”。2024年底,桂运堂申请通过京山市“名特优新”个体户认定,“新的一年,我计划开展培训扩大生产规模,让传统美食走向更广的舞台。”(通讯员 周雨薇 余静)

责任编辑:王玮琪2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