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荆门一天三次登上央视!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新闻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技术新设备助力春季田管
聚焦钟祥智能育秧
【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技术新设备助力春季田管
眼下,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南方早稻进入育秧期,各地依托新技术、新设备助力田间管理,夯实夏粮丰产基础。
河南8500万亩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正是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期。在安阳滑县,记者看到大型平移式喷灌机正在作业,给麦田补充水肥,防治病虫草害。
打好丰收基础,河南省派出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运用科技手段控旺长、防干旱、防病除草。目前,全省小麦越冬期一、二类苗占比87%,好于常年同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全面开启春灌,当地加大力度推广微灌、立杆喷灌等多种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既省水省肥,又精准高效。
今年春管,安徽太和县150多万亩小麦有了“智慧大脑”。依托县里搭建的物联网监测平台,农户只需打开手机就能掌握麦田苗情、墒情、病虫害等,一旦有预警,立刻调来无人植保机、自走式喷雾机等进行作业。在江苏东海,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农技人员远程实时监测小麦生长情况,帮助农民高效进行田间管理。
南方早稻育秧忙。广西、重庆等地因地制宜推广工厂育秧,为水稻种植提供秧苗支持。在广东阳江的这个现代化育秧中心,生产线集自动化分盘、铺土等功能为一体,还能自动调节播种量,育出的秧苗整齐,出芽率高。在湖北钟祥的智能育秧车间,三条全自动播种流水线高速运转,经过撒土、播种、浇水、覆土等工序,一个个标准化育秧盘以每分钟40盘的速度完成制作,生产效率是普通流水线育秧能力的三倍。据介绍,今年湖北早稻播种面积预计在190万亩以上,其中超三分之二是育秧栽插。
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新闻
【盘点以龙命名的国产飞机】
“鲲龙”:水陆两栖
应对森林灭火水上救援
【盘点以龙命名的国产飞机】
“鲲龙”:水陆两栖 应对森林灭火水上救援
来看一款国产的大飞机,就是国产大飞机三剑客之一,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这款大飞机主要厉害在哪里?
“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是我国为应对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紧迫需求,首次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飞机。以“鲲龙”命名,既呼应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的地位,又赋予了“庇佑苍生、镇守水域”的祥瑞寓意,契合“龙抬头”时节“行云布雨、润泽万物”的民间愿景。
凭借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AG600逐渐成为航空领域的焦点。“鲲龙”不仅具备在水面起降的能力,还能够在陆地机场进行常规起降,为应对多种复杂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军事专家张学峰介绍,在现有的水陆两栖飞机中,“鲲龙”可以说是最大的型号,外形上和运-20和C919差别很大。它要考虑到在水面上的起降,所以可以看到它的机身像船,然后我们经常说它是可以游泳的飞机,可以飞的船。“鲲龙”这个名称本身就是上天为龙,入水为鲲,它具备这种在陆地机场起降,同时可以在海上水上起降的能力,还可以飞行。所以它为这种两栖起飞能力进行了专门优化设计。它的机身是V形,便于它在水上进行滑行,包括在降落的时候减少落水的冲击力。此外它要考虑到在海上进行起降,它的抗腐蚀能力要非常强。
CCTV-13《新闻直播间》播出新闻
【春天里的中国】
湖北钟祥:梅花绽放 春意渐浓
【春天里的中国】
湖北钟祥:梅花绽放 春意渐浓
这几天,湖北省钟祥市的梅花争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畅游打卡,感受春日美好。
走进钟祥市明显陵文化旅游景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或粉或白的梅花挂满枝头。在梅花的映衬下,景区的建筑更显古朴与雅致。莫愁湖畔,梅树临水照影,游客停下脚步,用相机、手机拍下这美丽的春色。据了解,当地种植梅花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其中有宫粉梅、杏梅、黄梅等10多个品种。今年自2月份起,各种梅花陆续盛开,预计花期将持续到3月初。自立春以来,当地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超过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2300万元,“春花经济”正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