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北省动力型锂电池全国铁路试运行启动仪式在荆门隆重举行。亿纬锂能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成为湖北省第一家、全国第三家获准铁路运输动力型锂电池的企业。
随着满载荆门亿纬动力锂电池的专列缓缓驶出厂区,奔向广西防城港,湖北省动力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实现“零的突破”。同时,也标志着我市动力型锂电池正式开启“铁海联运”时代。
铁路运输锂电池具有运力大、成本适中、时效性好、安全性高及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非常适合长距离及国际运输。为此,亿纬锂能积极参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锂电池铁路运输试点工作。今年1月10日,亿纬动力产品顺利通过“热稳定”“震动冲击”等多项严格测试,在安全性、稳定性、包装方式、箱内固定方式等方面表现卓越,获得各方一致认可。
铁路专用线开通后,产品可通过“铁海联运”直达广西防城港,将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枢纽建设,助力荆门市龙头企业扩产增效。未来将继续推进并扩建三条危化品铁路线,全面提升货运效率,力争建设“全国绿色物流示范标杆”,助力荆门向国家级产业高地升级。
启动仪式上,亿纬锂能联合创始人、总裁刘建华表示,将以此次试运行为契机,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探索锂电池铁路运输的技术标准、操作规范和安全保障措施,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积累宝贵经验,推动中国锂电池进一步走向世界,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
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孙珂表示,荆门市作为国家级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正致力于打造华中锂电之都,此次锂电池铁路试运行填补了湖北地区锂电池铁路运输的空白,强化了供应链的安全和韧性,降低了新能源产业全球布局的物流成本。今后,中国铁路将持续联合各单位,不断构建覆盖长江经济带,贯通“一带一路”以及未来畅通海铁联运的新能源铁路物流大通道,为湖北制造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张亚男 通讯员谭武强)
相关链接:
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约为780GWh,同比增长42.5%。2024年前三季度,湖北省锂离子电池出口增长180%。
2012年落户荆门的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为惠州亿纬锂能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规划产能212GWh,目前已实现产能169GWh,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动力储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按发运后6天完成1000km往返,169GWh电池产能年运作车次需求量超过12万辆。如采用铁路运输将大幅降低锂电池企业运输成本,缓解区域货运压力,从而推进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壮大,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