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代陈俊,大学毕业后不久选择返乡创业,在政策扶持下,种出“黑金”产业——羊肚菌,同时通过电商助农,闯出乡村发展新赛道。
新农人返乡种出“黑金”产业
“刚采摘的羊肚菌通过分选、打包、填单,然后通过电商物流发货,两三天就可以到外地消费者手中。”昨日,掇刀区团林铺镇陈集村代陈俊正在为武汉的客人寄货。
在团林铺镇陈集村的油菜花海中,4亩黑色大棚格外醒目。棚内,28岁的代陈俊与父亲代家青正躬身采收,羊肚菌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今年产量稳定在亩产500-700斤,鲜菇每斤70元,除去开支,亩纯收益超3万元。”代家青介绍,这是他家种植羊肚菌丰收的第二年,得益于掇刀区农业农村局的扶持。
记者 三毛 摄
两年前,电商从业者代陈俊敏锐捕捉到高端食用菌商机,毅然放弃武汉高薪工作,赴四川拜师学艺后返乡创业。如今通过“线上接单+冷链直发”模式,羊肚菌48小时内可达西安、广东等地的餐桌,春收时节更吸引市民驱车前来体验采摘,金黄花海中的“黑金”产业焕发勃勃生机。
“今年,羊肚菌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还尝试通过电商销售到西安、广东等地。销售范围越来越大了!”代陈俊介绍,新鲜羊肚菌最受消费者欢迎,最重要的是解决冷链运输问题,下一步,除了同城配送外,将会借助电商平台,扩大线上销售,把荆门的羊肚菌卖到全国各地。
技术“保姆”浇灌创业沃土
近年来,掇刀区持续实施“雁归工程”,打造良好的返乡创业、乐业、兴业生态圈,每年扶持资金近千万元,吸引420余名返乡人员在种植养殖、智慧物流、商贸服务、工业经济等领域创业就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让“归雁”闯出乡村发展新赛道,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村里回来了新农人,政策扶持自然要跟上,掇刀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李莎莎做全生产周期技术服务。代陈俊去年开始尝试种植羊肚菌后,李莎莎乐当技术“保姆”,三天两头就往这里跑,帮他选择菌种、精准把控播种时间、棚内浇水和温度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对遇到的新问题,李莎莎还邀请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前来指导解决,遇到一些“疑难杂症”,还向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咨询。针对代陈俊创业缺乏资金的情况,今年,李莎莎还为他争取了“城郊设施蔬菜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两天,李莎莎正在帮助代陈俊对接“扶贫超市平台”,通过扩大销售渠道,推动羊肚菌的种植增收,力争形成产业化。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不少市民慕名来到代陈俊的大棚中采摘,目睹这菌中之王的尊容,品尝绿色产品滋味,让代陈俊一家坐在家里就有了收入。(记者张亚男 通讯员德银 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