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十堰发现“时光机”!有人瞬间“穿越”回到50年前......

时 间: 2025-04-06 18:14
来 源: 十堰发布

 

3月26日

中部地区首家汽车博物馆——

东风汽车博物馆

在十堰市张湾区开馆

  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清明小长假

  东风汽车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

这不

小布就趁着假期

预约入馆参观

还意外开启一段“奇幻之旅”

  

  图源:长江云新闻


  当小布抬手触碰那台老钻床的铭牌

指腹蹭到冰凉的机油渍——

凝固的时光突然震颤起来

……

眼前一片流光溢彩

等小布回过神来

竟乘坐“二汽”号时光机

带着三组岁月密码

穿梭了那一段独特的记忆和历史

  

  

  图源:张湾发布

  

马灯不灭:照见大山深处的钢铁图腾

  1967年4月1日,十堰张湾炉子沟,二汽建设破土动工。(图为资料图)

  

  “二汽”建设者雕像。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1969年9月28日

二汽正式开始大规模建设

十万建设大军陆续奔赴十堰

第一代东风人

踩着草鞋踏入十堰的荒山深谷

用钢钎在花岗岩上凿出

“中国汽车长子”的胎记

  

  二汽建设者当年使用的马灯。(图为资料图)


那盏1970年的马灯

玻璃罩上的裂痕

仍镌刻着三线建设的风雪

  

  东风EQ240越野车。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泛黄的值班日志里

记录着EQ240越野车总装前夜

老师傅们蜷在油布棚下校对图纸的体温

  图源:网友牛哥


锈迹斑斑的搪瓷缸上

“战天斗地”的红字依旧灼目

仿佛还能倒映出

就着山泉啃窝头的年轻面庞

玻璃展台下静静躺着的半截皮带

是当年建设者在塌方隧道中

传递物资的“生命绳”

这些带着体温的旧物

让坚硬的工业史诗有了柔软的脉搏

  

  资料图


长街烟火:老厂区飘来的岁月沉香

  图源:张湾发布

  

  利用光影技术打造的“露天电影”展区。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穿过旧的东风家属区红砖巷

1980年代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红砖墙的东风大院

正放映露天电影

穿工装的女工

在凤凰自行车后座笑靥如花

  

  资料图  

  图源:网友牛哥  

  图源:网友牛哥


褪色的粮票

印着"二汽制造"的暖水瓶

记录生产标兵名字的黑板报

拼贴出计划经济时代最温暖的工业乡愁

  

  东风EQ140卡车。 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东风卡车司机之家"书信集

泛黄信纸上既有

东北司机讲述冰雪路上被东风车所救的感激

也有边疆建设者描述

开着EQ140穿越塔克拉玛干的豪迈

  

  资料图


这些细碎的生活印记

让硬核的工业叙事浸透了人间烟火

见证着东风车

如何载动亿万中国人的生计与梦想

  

  图源:网友牛哥


年轮未央:齿轮咬合处的永恒春天

  十堰日报社记者 全正 摄

  

  远景动力十堰基地储能电池自动化生产线。特约记者 叶航 通讯员 肖智 何小玲 摄

在智能机器人手臂

与传统铣床的镜像对话中

在柴油发动机轰鸣

与氢能电池静音的时空叠影里

“记忆螺旋”的设计诠释传承的真谛

  

  图片由AI生成


互动墙上

老技工布满老茧的手印

与青年工程师的指纹在虚拟齿轮上交叠

激活了全息投影里的50年技术演进史

  

  图片由AI生成


特设的“时光邮局”中

孩子们正将写给2049年的明信片

投入青铜铸造的EQ140车模邮筒

那些关于月球基地东风重卡的稚嫩想象

与展柜里1978年的

手写《质量誓言》形成奇妙的和鸣

这不是告别

而是以记忆为火种的新生

  

  十堰日报社记者 张建波 摄

当小布再次回到现实中

看到夕阳为东风博物馆的

钢构穹顶镀上金边

老车床的投影正与

新下线的无人驾驶车

在数字沙盘上共舞

  

  图源:张湾发布

五十载风雨兼程

东风人将创业的基因编进每道车辙

让十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

始终保持着出发时的热忱

  图源:张湾发布

此刻,让我们轻轻抚摸展柜玻璃

感受那些穿越时空的共振

须知所有通向未来的路

都深藏着不忘初心的引擎

记忆永不熄火

它只是换挡

载着城市驶向更壮阔的征程

东风汽车发展历史

  1969年 

  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在十堰奠基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们坚定“打汽车工业翻身仗”的信念,凭借“马灯精神”,以干打垒、芦席棚为宿,克服了道路涉水及桥梁受限等重重困难,通过人拉肩扛,建起了汽车制造厂。

  1975年  

  第一辆东风EQ240越野车下线,填补了中国两吨级军用越野车的空白。

  1978年 

  东风率先实现“军转民”,推出5吨民用车EQ140卡车,迅速占领市场。

  80年代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风汽车以一系列敢为人先的举措,勇闯难关,从一个“三线”建设企业,快速成长为行业的排头兵。

  1987年 

  东风汽车第50万辆汽车下线。

  1990年

  8吨平头柴油车EQ153正式下线,被广大用户亲切地称为“发财车”。

  1992年

  第一批“富康”轿车试装下线,东风轿车项目落地,“致富车”走进千家万户。

  90年代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东风汽车直面市场、改革调整,加快市场化转型步伐,与多家国际车企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发展;“东风”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改革的“东风”吹入千家万户。

  2000年  

  迈入2000年,东风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开启国际化进程。

  2010年后  

  东风公司加速向“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企业。

  2021年

  东风公司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跃迁”行动计划,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

  2024年  

  迈入55周年的东风汽车,销量达6000万辆。

  

  谨以此文

  致敬所有用双手丈量过时代的东风人

  你与哪件老物件有故事?

  在留言区晒出你的

  “东风记忆、十堰情怀

责任编辑:陈鹏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