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东宝区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突破“卡脖子”技术 锻造产业新高地

时 间: 2025-04-09 10:16
来 源: 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东宝区以科技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天瓷电子突破纳米级电子陶瓷粉体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协进半导体通过62项实用新型专利赋能智能产线,为国产电子材料与半导体产业锻造出“技术突围-智造升级-市场领跑”的全链发展样本。

4月7日,记者走进东宝工业园区,在湖北天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无尘实验室里,一簇簇纳米级电子陶瓷粉体在显微镜下闪烁着微光——这些曾被海外“锁喉”的关键材料,如今已从国产化研发的荆棘中破土而出,支撑起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隐形脊梁”;而在湖北协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机械臂将发光二极管封装成米粒大小的光感元器件,它们即将嵌入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神经末梢”。这两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持续创新的硬实力,在电子新材料与半导体领域撕开了进口替代的突破口,成为东宝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标杆样本。

突破“卡脖子”技术

实现进口替代

在湖北天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成果展厅,形似白色“食盐”粉状的高纯纳米二氧化钛、钛酸钡、碳酸锶等材料引人注目。这些看似普通的“粉末”,实为制造陶瓷电容、热敏电阻、微波器件、压电陶瓷器件等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材料,曾长期被国外垄断。

“你看,这是电容,有拇指大的,有不到一颗绿豆粒大的,还有芝麻大小的,制作这些高科技电子元器件,就需要使用到我们生产的瓷粉材料。”公司总经理助理何雪锋说。

天瓷电子自2013年落户东宝工业园区以来,便致力于高端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的国产化研发,通过组建院士工作站,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对纳米粉体形貌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历经数年的不懈努力,公司成功突破了30以上高比表面的纳米级关键生产技术,自主研发出高纯纳米电子级二氧化钛等关键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的长期垄断。这些材料作为制备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核心原材料,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子元器件的品质。公司也凭借着可靠的产品质量,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才35人,研发人员占比高达36%。我们生产的高纯纳米二氧化钛连续五年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居于前列。”天瓷电子总经理资美勇表示,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8%。目前,随着电子元器件市场逐步回暖,公司拟投资10亿元在东宝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2万吨纳米高纯光电专用材料项目,进一步扩产提能。

智能制造加速发展

抢占新兴市场

来到湖北协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专注操作着生产设备,固晶、焊线、模压等工序全速运转,公司订单已排至今年7月份。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专注于发光二极管、光感元器件研发与生产,通过引进全球领先的CHIP LED封装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从固晶到包装的全流程自动化。

公司生产的高效环保低能耗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光感元器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抢占柔性显示、智能家电、汽车工业等新兴市场,成为国内50余家汽车、电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3亿元。

公司研发团队“李涛创新工作室”通过对主打产品CHIP LED 0603进行升级及工艺改进,已经申报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有62项,为企业创造效益2.65亿元,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东宝工业园区,企业创新成果的涌现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东宝区通过政策激励、政企平台搭建、精准服务对接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了全链条的支持体系。此外,东宝区还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共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记者 陈治军 通讯员 金阳锋)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