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沙洋县毛李镇以“清洁家园”工作为抓手,奋力打造长湖生态风景线,让“推窗见绿、移步换景”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漫步沙洋县毛李镇长湖滨湖生态步道,沿湖绵延的垂柳抽出新绿,万千丝绦,随风轻舞,与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成趣。这是毛李镇以“清洁家园”工作为抓手,奋力打造长湖生态风景线的一个生动缩影。
4月3日,毛李镇党委书记祁源政接受采访时表示,毛李镇瞄准“堵点”“痛点”“难点”,聚焦“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的目标,探索建立三项机制,持续深入推动“清洁家园”工作走深走实,让“推窗见绿、移步换景”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
三级联动织密责任网,宣传引导普及新理念。毛李镇建立“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三级联动机制,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下沉督导,村组干部包保到组到户,层层压实责任。组织24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前往10个县级“清洁家园”示范点观摩学习,召开湾组会、板凳会,广泛宣传“清洁家园”的意义,切实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创新机制激发新动能,内评外学选树新标杆。评比激励,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创新“积分制”“点赞榜”等机制,实行“月公示、季兑换”制度,充分调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积极性。示范引领,选树标杆激发动力。每月开展示范湾组拉练活动,24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交叉打分,现场晾晒成绩,通过选树钟桥村、借粮湖村等一批示范标杆,号召各村向先进学习、向标杆看齐。闭环管理,紧盯问题整改落实。针对拉练评比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动态建立负面清单,实行“周通报+月回头看”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推动顽瘴痼疾整改销号。
行走在运河畔的钟桥村内,青砖砌就的菜园生机盎然,白墙黛瓦的农房干净整洁,村民庭院前的苗木修剪得错落有致,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已变身微型花园,U型渠内流水潺潺。由老党员、妇女代表、技术能手组成的“三小师”队伍成为环境整治主力军——“泥瓦匠”廖从军带领村民投工投劳、捐资捐物,打造特色菜园;73岁的“园艺师”罗殿斗无偿修剪公共绿植,指导村民种植花草树木,扮靓幸福家园;种粮大户金克军、孔德锋、杨明等村民化身“田专家”,传授生态种养技术,为村内留守老人、妇女提供耕地播种、统防统治、联合收割等服务。
自“清洁家园”工作开展以来,毛李镇累计清理卫生死角600多处,整治沟渠30多公里,建成“小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108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全域提升再启新征程,长湖画卷再添新笔墨。站在长湖之滨远眺,祁源政向记者描绘发展蓝图:今年,计划再打造4个示范村、1个示范片区,带动更多村(社区)参与示范创建。通过“清洁家园+”模式,把环境整治与人居改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机结合,让每个村落都成为长湖岸线的明珠。
这场由内而外的美丽嬗变,正悄然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毛李答卷。(记者 朱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