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象山时评 > 正文

“钢铁保姆”是谣传,但反映了社会的迫切需求

时 间: 2025-04-24 09:49
来 源: 荆门日报

最近,社交平台出现不少“上海老人疯抢2.3万元保姆机器人”的文章和短视频。有自媒体称:“保姆机器人可以洗衣做饭、拖地洗碗、辅导作业、照顾老人,等等,引发上海全城抢购,预约订单已排至半年后。”还有自媒体绘声绘色描述了所谓的“抢购现场”,并称保姆机器人是“钢铁孝子”。后经媒体辟谣,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替代人工完成复杂的照护任务,而且尚未进入个人消费市场。所谓的“抢购现场”更是子虚乌有。

上述所谓“钢铁保姆”,其实就是拥有具身智能的机器人,但在现阶段这只是一种理想和美好的愿望,还难以走进现实。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是一种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能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和适应性。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研发拥有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当保姆是一种最现实但又最难实现的愿望,因为这要求“钢铁保姆”能与人、环境互动,还需要自主决策和行动。

联合国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显示,全球人口预计还将继续增长五六十年,并在208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从2020年到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从10亿人增加到14亿人。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翻一番,增至21亿人。中国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22.0%,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15.6%。

世界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对老人尤其是失能者的照料,也成为一种必然的现实工作和责任。因此,联合国指出,进入老龄化的国家需要通过完善医疗和长期照护体系,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并投资新技术,为迎接重大人口结构变化做好准备。

但是,照顾老人和失能者是一个巨大挑战。长期照料、超期照料的烦琐及其带来的劳累,是照料者的重负。如果能把长期照护交给人形机器人来做,就有可能减轻照料者的重负,让其恢复正常工作。

联合国提出,做好长期照料才能确保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而关键的手段是完善医疗和长期照护体系。长期照护体系除了需要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这一职业,并提高从业人员的待遇,也需要投资和研发新技术。让拥有具身智能的人形机器人投入到长期照护中,或许能解决目前和未来社会的刚需。

然而,目前机器人保姆只能在辅助长期照护方面有一定作用,还不能独立照料老年人和失能者。但是,通过技术创新,或许可以逐步让人形机器人慢慢具有更多照料功能。从护理到情感陪伴,再从居家安全监测到烹饪做饭和喂饭,这些都是当下对未来的期待。

随着技术的突破,让机器人成为保姆,从而把更多的人类照料者解放出来,享受正常的生活,这或许是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最现实的要求之一。(张田勘

责任编辑:王玮琪2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