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农人阳思亮:返乡创业做电商,让特产走出家乡!

时 间: 2025-05-07 20:14
来 源: 云上孝昌

  在广袤田野与虚拟电商屏幕之间,一位95后青年以“线下跑单”到“云端卖货”模式,为乡村振兴事业“电”亮璀璨新图景。他就是湖北省孝感市孝昌花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阳思亮——一位从乡镇“店小二”成长为共青团十九大代表的农村电商新农人。他用九年光阴,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农业、创新激活乡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2016年,农村电商初露锋芒,阳思亮便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捕捉到其中蕴藏的机遇,化身为穿梭于小悟乡村湾之间的“店小二”。每到板栗、油茶丰收时节,他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走访农户,详细统计产量,帮助农产品销售走出大山。

  “因为本地的传统板栗销售单价不高,我回来以后致力于本地板栗品种的改良,引进优质的罗田羊毛栗过来,这样能使单价翻番,给农民带来实质性的增收。除了板栗以外,我们还做了油面加工,在村里不仅建了板栗加工厂,还有油面加工厂,让村民在基地能够就近务工增收。”阳思亮说。

  

  阳思亮返乡后,深刻意识到传统销售模式受地域限制的弊端。于是,他带领农户搭建电商服务站线下体验店,实现“线上下单、线下自提”。这套“双线并行”的销售策略成效显著,迅速打开市场,当年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带动200户农户年均增收一万元。

  

  “每年九月份就是板栗的丰收季,也是我们用工的高峰期,从9月到11月,我们有板栗、油茶的收购,日用工100人左右,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公司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00万,主要销售到浙江、广东、上海等地。”阳思亮说。

  

  阳思亮清楚地认识到,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加速器”。2019年,成立孝昌花果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后,他精心打造“收购-加工-电商-文旅”全链条发展模式,让农产品实现从“论斤卖”到“增值卖”的华丽转变。“结合小悟乡项庙村红色旅游资源,下一阶段,公司计划在红色大阳湾项目投资1000万元,打造休闲旅游、观光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目的地,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阳思亮说。

  从“闯新路”到“绘新图”,阳思亮的故事仍在继续。在他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正沿着“线上线下”的双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奋勇前行。

  记者:丁珂

责任编辑:陈鹏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