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今天,主场:湖北武汉!

时 间: 2025-05-14 23:41
来 源: 湖北日报

智能时代,未来已来!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这一世界级顶峰盛会,标志着全球数字教育新起点。

如何以技术革新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跃升?这一盛会,为全球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北京——上海——武汉,从2023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关注教育数字化基础建设与数字转型,到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重点关注应用深化与生态构建,再到今年突出智能技术对教育发展与变革的引领作用,都是对时代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全球教育智慧汇聚碰撞的结晶。

大会开幕式上,未来课堂、未来学校和未来教师展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这一世界级顶峰盛会第三站,为何是湖北武汉?

“湖北做强数字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14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介绍,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2024年经济总量跨越6万亿元台阶,发展一路向好、优势愈发凸显,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会为全球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新机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湖北拥有基础优势,“数”的底座雄厚。

算力、存力、运力、电力优势叠加,有重大算力平台15个、数据中心矩阵144个,算力网络运载力全国第3,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湖北拥有科创优势,“新”的动力澎湃。

82位院士、41.5万研发人员、1121万技能人才、132所高校,200多万在校大学生,存储芯片、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科技成果相继突破,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在车路云一体化未来学习中心体验学习。

湖北拥有学科优势,“智”的支撑坚实。

66所本科高校开设649个数字技术专业点,有26所师范本科院校开设教育数字化课程,12个现代产业学院中有8个与数字产业相关,为数字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智联网汽车产业学院演示虚拟仿真数字技术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教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玉麟 摄)

湖北拥有场景优势,“用”的潜力无限

41所中小学、45所职业院校、52所高校建成数字立体教学空间,170多个教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广泛推广,为数字教育发展提供了应用支撑。

2025年3月,宜昌市西陵区唐家湾中小学潘知老师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执教物理“双师课堂”。

“湖北真棒!”“都是世界级水平!”今天上午,600多位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嘉宾们在武汉大学、湖北开放大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经济开发区神龙小学观摩湖北教育数字化成果时,连连点赞,纷纷为湖北教育送上“花式好评”。

2025年5月14日,参加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国内外嘉宾们参访湖北开放大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人类因教育而文明,教育因科技而发展。

1000年前,印刷术促进知识的体系化传承;200多年前,工业革命催生学校教育体系的诞生;今天,数字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驱动教育现代化。

中国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1.64亿,湖北注册用户达715万、服务师生超1100万,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教育公平更加可感可及。

襄阳四中智慧云校三师课堂云班上课实景。

数字教育是新质生产力的“新蓝海”。中国建设21个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湖北打造1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5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助推光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达到万亿级规模、19个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数字教育助力开放是全球所愿。扩大数字交流合作是全球的共同利益和期盼。全球115个国际组织、高校等加入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湖北有40余所高校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交流合作,为高水平开放打开了新的空间。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助力构建终身化、个性化、开放化的学习生态,打造更开放、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国教育部在全球提出“智慧教育元年”,希望通过大会,向世界展示如何以技术革新推动教育公平与质量的跃升,为全球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在上思政元宇宙课。

今天,这里有答案;这里有创新;这里有担当。

“支点建设,教育先行。”王忠林说,当前,湖北正按照习近平主席赋予的使命定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湖北将加强集成化发展,打造数字教育生态高地;加强智能化引领,打造数字教育创新高地;加强国际化合作,打造数字教育开放高地。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文俊 陈熹 王理略)

编发:黄伟

审核:柯冬林 吴文娟

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宇森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