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京山市新市街道陈八字村40亩白芨种植基地,绿油油的白芨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垄一垄如绿浪般向远方延伸。基地里,数十名群众参与其中,对白芨开展除草、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工作,为白芨种植把好关键环节,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白芨不同于普通作物,生长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3年精心管护才能采收,每次下春雨后杂草长得快,我们要及时进行除草管护,保障白芨的品质。”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白芨的种植给当地及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就业务工机会,村民在不出远门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劳务收入。陈八字村五组村民老陈:我们在药材基地做工,这段时间在给它浇水、除草、施肥。一天有一百元,从2021年做到现在,一年有六千多元的收入来补贴家用。
俗话说“三分栽种,七分管理”。经常在基地务工的脱贫户老李说:“自从村里种植了中药材,除了获得土地流转的费用外,空闲时间还可以去基地除草,一天还能挣100多块钱,今年我准备把自己的5亩地全部种上白芨,预计保底能收入3000元。”
白芨是一味中药,是来源于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促进中药材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群众就近务工,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走出一条产业兴、群众富、乡村美的多元化发展道路。(通讯员 李彩婕 庹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