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门交警针对象山大道(象山一路——海慧路)交通状况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调整,旨在完善交通安全设施、规范通行秩序并保障通行效率。目前,相关设施已安装到位,但现场仍存在部分车辆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
据交警介绍,此次交通优化调整措施包括:在象山大道(象山一路——海慧路)增设中央隔离栏,以物理隔离方式阻断行人横穿,避免人车冲突;将现状联动掉头位置调整至象山大道与海慧路交叉口北进口上游约50米处,把原五联掉头与象山大道与海慧路交叉口前置掉头合并为三联掉头,缩短同步掉头开口长度,减少路段横向干扰;对调整后的联动掉头机动车实施交通信号灯控制,避免掉头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及非机动车的交织冲突,消除安全隐患。
昨日上午,晚报记者走访现场发现,联动掉头标识已更改到位,联动掉头机动车交通信号灯开始投入使用,中央隔离栏也已安装完毕。在距离联动掉头标识3米左右处,竖立着一块“掉头车辆,信号控制”的指示牌,提醒过往掉头车辆观察掉头信号灯,而掉头信号灯则安装在对向车道的路口红绿灯设备上。
然而,现场仍存在一些影响通行效率的现象,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路经此处的掉头车辆,头车未进入1号车位掉头,而是在刚走到掉头路口的末号车位(3号车位)时,就直接停在该车位上等待信号灯指示掉头。这一行为导致后方车辆排队等候,原本可以同时3辆车掉头的情况,现在只能一辆车掉头,人为降低了通行效率(如图)。此外,还有不少车辆将车停在黄色网格线上待转,或是将半个车头停在对向车道上,未能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过,经过1个多小时的观察,记者未发现掉头信号灯红灯时有闯灯违规掉头的现象。
针对现场情况,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在联动掉头时,应按照指示牌和交通规则,头车进入1号车位等待掉头信号灯指示,避免在末号车位停车等待,以保障路段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同时,车辆在待转时应遵守规定,不要停在黄色网格线上或影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的位置,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记者李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