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首期连锁餐饮“红黑榜”。3家上“红榜”、3家上“黑榜”,每一个上榜的连锁餐饮店品牌,荆门市民都耳熟能详。在“红黑榜”上,店名、地址都标注清晰,对“红榜”商户的推荐理由,多为“操作间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整齐”“就餐区域卫生状况良好”;对“黑榜”商户则进行问题曝光,包括“食品储存不规范”“后厨环境脏乱”等,还标注了处置结果。不止文字描述,还有图为证——每一家店的门脸正面照、符合推荐理由的场景照片及被曝存在问题的场景照片,都悉数为看“榜”的消费者奉上。
“红黑榜”把餐饮商家的食品安全、环境管理等核心指标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示出来,使消费者能直观对比商家依法依规经营的水平,“看榜下单”。消费者的选择有了靠谱的依据,能降低就餐“踩雷”风险;餐饮商家有了紧迫感,也有了提升服务质量的动力。毕竟,“红黑榜”亮得如此清楚明白,对上“红榜”的商家而言,简直就是拥有无须自行策划营销就能受益的活广告,毕竟这可是强有力的“官方认证”;对上“黑榜”的商家而言,就像被套上了紧箍儿,要是不抓紧好好整改,消费者恐怕难以挽回。
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微信平台上的官方订阅号发布的信息,今年3月中旬以来,网络舆情曝光了部分连锁餐饮店铺食品安全乱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加强连锁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该局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连锁餐饮食品安全排查整治行动。
今年2月17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发布了《湖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红黑榜”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指南》来看,“红黑榜”实行动态管理,“红黑榜”公示的有效期原则上不超过六个月(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明确具体有效期),“红黑榜”只反映当期评价情况,被列入“红榜”的商家,可能因不能持续达标被移出“红榜”;被列入“黑榜”的商家,按规定完成整改经复查整改到位的,可以被移出“黑榜”。可见,上了“红榜”不是一劳永逸,上了“黑榜”也并非无力回天,动态管理有利于促使餐饮商家坚守标准,从而形成良性竞争的循环。
民以食为天,我们需要更密更牢的安全网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要努力满足群众不仅吃得安全还要吃得优质的需求。期待在日渐完善的监管之下,“红黑榜”的关注对象从规模化的连锁餐饮商家持续扩面,以透明化、动态化、社会化的监管手段,促进商家自律自强,为餐饮业打造良性竞争的公平竞技场。(评论员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