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山东烟台,因救心梗同学而缺席省职教高考语文考试的姜昭鹏顺利完成补考。此前,他曾因“烟台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新闻登上网络热搜,“能否补考”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事情的进展简直充满了幸运:姜昭鹏参加了补考,同学成功获救病情好转,联手救人的网约车司机王涛和他一起被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推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一辆车,要么开往考场,要么开往医院。朝着事态进展最好的方向去估计,去考场,命悬一线的同行伙伴,也许在司机帮助下,也能安全无虞;去医院,准备已久的重要考试,也许路上耗时不多,不至于进不了考场。但要朝着事态最坏的方向设想呢?心脏骤停时间稍长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果没有姜昭鹏在车上“教科书式”的急救措施以及网约车司机王涛的密切配合,姜昭鹏在考试结束后探望同学时对视而笑的场景还会不会出现,真的很难说。
考试是为自己的未来,救人是为他人的未来,基于善良的抉择毫不犹豫。据当地媒体报道,面对可能影响升学的结果,姜昭鹏坚定表示:“生命只有一次,考试可以重来。”也正因为这一表态,使得网友情不自禁地发出为他弥补缺考遗憾的呼声。令人欣慰的是,5月10日救人,5月13日学校对他进行了表彰。5月14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公告: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将按照规定程序启用春季高考语文科目副题,安排姜昭鹏参加考试。
一次特殊的补考,如同无上的嘉奖。网友不约而同地为顺利完成补考的姜昭鹏留言:“你交了一张‘满分答卷’。”这“满分”,是对他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救人的高尚品德的评价,也是对他能把在校学到的急救知识及时准确用于实践的评价。作为职教高考医学技术类别的考生,他的专业、果断的确值得称赞。更重要的是,给予错过考试的见义勇为考生特别的补考机会,既没有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又弘扬了社会正气。
姜昭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次考试的意义不是分数,而是我带着更多人的期待走进了考场”。他所指的期待,一定有网友们朴素的“好人有好报”的期待。他基于善良的勇敢抉择得到了公众期盼的嘉奖与回报,这也符合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初衷。
让见义勇为者得嘉奖,是对重义轻利、以义为先的义利观的赞许,是对见危授命、扶危济困的道德观的肯定,有利于激励社会正气,推动社会整体向善。期待更多见义勇为的事迹,拥有姜昭鹏和王涛联手救人事件一样的美好结局。(评论员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