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塘修到心坎上,家家户户有水用!”5月23日,站在焕然一新的二组泉湾堰塘边,铜冲村党支部书记夏祥发与村民代表仔细查验新砌的混凝土堰坝。随着春耕序幕拉开,这座承载三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功能的“民生水缸”,经过系统性整修后重新蓄满希望之水。
“往年堰塘渗漏严重,雨季蓄不住水,春播时十几亩水田只能‘望塘兴叹’。”夏祥发指着施工图纸介绍,二组泉湾堰塘年久失修导致蓄水能力下降,不仅影响农业生产,一二三组村民人畜日常用水也时常告急,有时甚至不得不动用大型运水车取水“解渴”。在年初的党员代表大会上,该工程以高票入选村级民生项目库,同时,杨集镇党委将其列为“解民忧、办实事”重点工程加速推进。
面对资金与工期双重压力,村“两委”创新采用“以工代赈+村民监督”模式破局。施工期间聘用本村32名劳动力参与建设,既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又通过“自修自家渠”机制激发监管积极性。“每天有五六名村民轮班盯现场,比专业监理还较真!”施工方负责人打趣道。
施工现场,技术员正指挥机械进行最后20米的毛石挡土墙浇筑。据悉,此次维修涵盖清淤扩容、结构加固、管网更新三大工程:清除1600立方米淤积物恢复库容,新建总长67米的混凝土防水墙与挡土墙筑牢坝体,铺设57.7米砼管构建输水网络。特别设计的梯形断面挡土墙,上窄下宽结构有效分散水土压力。
“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泉,再不用通过运水车应急取水了!”三组村民李秀芳轻拧自家院中的新装水阀,笑容随着汩汩水流绽开。据悉,整修后的堰塘可保障40余户村民人畜生活用水,使下游30余亩水田实现稳定灌溉。
杨集镇党委副书记王蓝表示,泉湾堰塘的蝶变是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通过基础设施提升与治理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既破解了民生难题,又蹚出了“村民参与、产业反哺”的振兴新路。如今,这池碧水不仅映照出铜冲村的宜居新貌,更激荡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通讯员 李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