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象山时评 > 正文

让文明之花常开常新

时 间: 2025-05-26 09:48
来 源: 荆门日报

初夏时节,喜讯传来。在5月23日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荆门市不仅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更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钟祥市成功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市新增8个全国文明村镇、7家全国文明单位、2个全国文明家庭、2所全国文明校园。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不仅是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更是对荆门多年来持之以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褒奖。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保持,远比初次获得更为艰难。“文明城市”这一荣誉并非一劳永逸,而是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查一次。这意味着城市必须持续保持高标准的文明水平,稍有松懈便可能失去这块金字招牌。荆门能够连续两届获此殊荣,充分证明了文明建设不是应付检查的“一阵风”,而是深入城市肌理的持久工程。从市容市貌的改善到市民素质的提升,从政务服务的优化到社会风气的净化,荆门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诠释了什么是“文明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更文明”的创建理念。

在巩固文明城市成果的过程中,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2023年,荆门市启动“十大专项提升行动”,涵盖基础设施补短板、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治理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重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年完成196个“三无”小区升级,实现“八有”标准(公共保洁、秩序维护、停车管理、设施维护等),极大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同时,荆门市创新实施“错时共享停车”政策,组织53个机关单位开放6644个停车位,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并新增1580个公共停车位,有效优化了城市交通秩序……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深沉的力量、最持久的魅力。

荆门已经将文明创建从“评时争”转化为“平时建”,让文明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城市气质和市民习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荆门此次的文明创建成果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良好态势。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文明创建格局,反映出荆门已经形成了“全民参与、全域创建”的良性机制。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当前,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荆门在文明创建中不能满足于已有成绩,而要以归零心态再出发,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深化文明创建。

展望未来,应当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继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让荆门的文明之花常开常新。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拥堵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让市民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筑牢城市文明的精神根基。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文明创建插上智慧的翅膀。(评论员 王茜)

责任编辑:谢文静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