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市园林科研所为东宝区市政园林建设维护中心40余名园林从业人员开设专题讲座,通过理论授课与案例解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讲授古树名木保护核心技术,提升城市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力量。
培训以掇刀区团林铺镇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实景案例开篇,围绕古树名木的界定标准、树龄测定方法和生态文化价值等展开深度解析。针对养护实践中的技术难点,技术人员重点讲解了树洞修复标准化流程: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后,精准清除腐烂木质部,再采用防腐涂层、防水密封层、弹性填充材料的“三重修复工艺”,有效恢复古树结构完整性。
互动环节中,参训人员围绕施工建设中古树保护难题展开热烈讨论。技术人员提出“三维防护”解决方案——设置围挡隔离带、控制施工震动、根系区域防压,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对古树生长的影响。针对古树长势判断,技术人员分享了土壤检测、根系检查、叶片分析的“树体诊疗”系统诊断法。
目前,荆门市中心城区43株古树名木已全部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时更新每株树木的胸径树龄、病虫害史、修复记录等生物指标,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动态生物学参数。参训人员表示,此次培训将传统养护技艺与现代科技手段有机融合,未来将把这些技术应用于实践,让见证城市变迁的绿色瑰宝永续传承。(通讯员陈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