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家里就能赚钱,动动手指走向人生巅峰!”——这样的广告语看似是“躺赢”捷径,实则是诈骗分子精心设计的“吞金”陷阱。近日,掇刀区掇刀石街道接连发生两起刷单诈骗案件,累计损失超19万元,荆门市公安局高新区·掇刀区分局紧急提醒:所有刷单返利均为诈骗,切勿轻信!
刷单诈骗“四部曲”:从“甜头”到“深渊”
求职链接变“刷单黑洞”,16万元打水漂。5月16日,居民陈某在一家网站求职时,被不法分子以“登录网址链接做兼职”为由诱导参与购物刷单。起初,他完成小额任务后收到本金加佣金,逐渐放松警惕。随后,对方以“升级任务”“VIP通道”等名义,要求他垫付大额资金,并伪造订单数据、群内“托”散布盈利截图,制造“任务越多收益越高”的假象。当陈某申请提现时,对方以“操作超时”“账户冻结”为由拖延,最终累计被骗16万余元。
下载App刷单,3万元被“数据出错”套路。5月19日,居民徐某在一家生活类网络平台,被一名自称负责企业招聘的“工作人员”诱导下载虚假App参与“刷单做任务”。该“工作人员”通过APP发送微信收款码,诱使其充值5000元。随后,对方以“数据出错需二次转账恢复数据才能返款”为由,再次索要3万元。徐某持续转账,最终累计损失3万余元。
刷单返利的套路往往始于一个看似诱人的“小甜头”。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短视频App或陌生短信发布广告,以“日赚千元”“轻松兼职”为噱头,诱导用户参与小额刷单任务。用户完成首单垫付50元后,立即收到本金加佣金返还,逐步放松警惕。然而,这只是骗局的开端。随着受害者深陷其中,骗子会以“升级任务”“VIP通道”等名义,诱导其垫付更大金额,并通过伪造订单数据、群内“托”散布盈利截图,制造“任务越多收益越高”的假象。当受害者申请提现时,骗子会以“操作超时”“账户冻结”“需缴纳税费”等理由拖延,甚至威胁“不继续转账影响征信”,逼迫其持续投入。待受害者无力支付或察觉异常时,骗子立即删除联系方式,转移资金,彻底失联。
复合型刷单诈骗:更隐蔽的“变种”陷阱
近年来,刷单诈骗与其他犯罪形式结合,衍生出更隐蔽的变种:
刷单+网络赌博:以“垫付刷单”为名,诱导下载博彩App,初期小额盈利后诱导大额投注,最终无法提现。
刷单+同城色情:以“刷单解锁约会”为诱饵,利用色情信息吸引用户参与,随后以“任务未完成”为由索要钱财。
刷单+快递引流:通过免费快递包裹附赠二维码,扫码进入刷单群后实施诈骗。
警方紧急提醒:牢记“三不原则”,守护钱袋子
不轻信:所有要求垫付资金、解冻账户的“刷单任务”均为诈骗!国家明令禁止刷单行为,任何“零风险高回报”承诺均不可信。
不转账:警惕“修复数据”“激活提现”等借口,切勿因急于挽回损失而继续转账。
不泄露: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避免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可疑App。
警方提醒,市民应该主动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来电预警功能,定期学习反诈案例。如果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提供转账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因为被骗后30分钟内为黄金止付期。(记者 朱运兵 通讯员 陈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