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基层声音 > 正文

京山市钱场镇:干群齐心引活水 打响抗旱保耕“主动仗”

时 间: 2025-05-30 17:55
来 源: 京山市钱场镇人民政府

“这下中稻可以顺利插下去了!”5月30日,京山市钱场镇长林山村三组,看着汩汩清泉流入田间,嫩绿的秧苗舒展身姿,村民魏佳紧锁的眉头也跟着舒展开来。

就在数天前,这里还是一片焦渴。长林山村十余名村民自发投工投劳,冒着烈日打档蓄水、疏通沟渠,这才有了如今的清水入田浸润民心。站在新修的350米灌溉渠边,村党支部书记孔维梅如数家珍:“今年我们重建了这条‘生命渠’,还新建滚水坝9座、扩挖堰塘5个、打土档7个,清淤河道1000米,村里1390亩农田喝水再不用愁!”

956513f2-aca3-4fea-a06c-789d0e141690

连日来,类似的场景不断在钱场镇全域上演:廖冲村趁着夜色召开塆组会,动员农户改种旱稻、高粱;祠堂村钻打机井,甘洌的地下水喷涌而出;刘岭村七组新建泵房昼夜施工,提水上山岗;荆条村架设3公里抗旱专线,翻水引入西干渠……

为了抗击旱情,进入春耕后,钱场镇未雨绸缪主动出击,对全镇河湖、水库、堰塘、矿坑等水源摸排统筹,升级改造水利设施,“蓄引提调”四措并举,同时鼓励农户改种玉米、高粱等耐旱作物,一定程度缓解了用水压力。

在钱场镇祠堂村的旱稻种植田里,镇农技中心负责人方友彬蹲在田埂边,抓起一把“旱香优919”稻种向农户讲解:“播种后只需及时灌一次‘跑马水’,就能保障出苗。这些品种根系深、抗旱强,亩产照样能上千斤!”为强化技术支撑,钱场镇农技中心组建服务队,深入23个村的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指导。

“原先担心旱稻产量低,现在看苗情比预想的好!”种植大户郑建平指着绿油油的田垄算账,“省了育秧插秧的人工,每亩还能节水30%。”

夕阳西下,长林山村的山峦镀上一层金晖。蜿蜒的水渠里清流潺潺,倒映出农户弯腰插秧的身影。广阔的田野上,作物正拔节生长。(通讯员 余静 王露)

责任编辑:王玮琪2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