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传承弘扬“三大精神” 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时 间: 2025-06-01 20:15
来 源: 武汉广播电视台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明确要求“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们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方向。如何将“三大精神”转化为破难题、促发展、开新局的强大动能?《武汉新闻》从今天起推出“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专栏,展现英雄的城市弘扬伟大精神、奋勇担当使命的生动实践,激励全市上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建新功、谱新篇。

湖北是孕育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英雄之地。“三大精神”源自不同时代,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

武汉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陈晓燕: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别山开辟了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下“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功绩,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核心内容的大别山精神。1998年夏,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谱写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壮丽篇章,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抗击新冠疫情的历史大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三大精神”的价值在于实践转化。在科技创新“揭榜挂帅”、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等硬仗中,需要我们发扬大别山的“勇当前锋”、抗洪的“坚韧不拔”、抗疫的“万众一心”,将精神内涵融入发展实践。

武汉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陈晓燕:“三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接续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动诠释, “三大精神”也成为湖北、武汉特殊的精神资源。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当前,武汉肩负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任,我们必须践行“三大精神”,切实扛起支点建设的战略使命。

武汉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 陈晓燕:当前,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战略任务,也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新时代英雄城市武汉,尤为需要将“三大精神”转化为服务支点建设的强大精神动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肩负起当先锋、打头阵、树标杆的重大使命。

责任编辑:郑振华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