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2025年高考拉开帷幕,我市2万余名考生怀揣梦想奔赴这场重要的青春战役。本中心多名记者直击考点记录下珍贵瞬间,从现场的视频不难发现,这届陪考家长、亲朋少了几分焦虑,多了几分松弛感。
6月8日,话题“高考第二天,被浙江考场外家长的松弛感暖到了!”冲上社交平台热搜榜。考场外,一些家长悠闲喝茶、打牌、躺在移动休息室刷手机……温州市永嘉免费送考车队队长吴子建已组织公益送考3年,发现每年高考氛围都在变化,他说:“以前的家长是陪着孩子一起急,现在的家长即便陪考也不再苦等苦熬,委屈自己。”现场不少家长表示:“孩子都这么大了,很放心。”网友评价:“这份温柔又从容的爱,太戳人了!”(据九派新闻)
曾经,考场外家长们眉头紧锁,而今越来越多家长选择“佛系”陪考,心态格外豁达,一些家长甚至悠闲地喝茶、打牌……以轻松自如的姿态静候考场内的学子。
这种变化当然并非“佛系”的简单标签所能涵盖,更是一种爱的成熟表达方式。曾经的陪考是如临深渊的紧张与煎熬。而如今,场外家长的从容淡定则如清泉流淌,是他们内心信任与放手的自然流露。这份“佛系”,是内心强大后释放出的从容。
前些年,为了给高三考生减压,一些家长、学校、老师可以说是穷尽一切办法:发钱减压、捉鱼减压、烧书撕书减压、男老师穿旗袍卖萌减压……各种招数办法,无奇不有,应有尽有。
古语云,“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像高考这种需要考生冷静思考、专注发挥的事情被过度放大的仪式感填满,能带来多少正面作用,还要打一个问号。对于心理素质本就一般的孩子来说,或许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导致其分心,打乱其内在节奏。笔者以为,不必豪言壮语,不必求神拜佛,更不必锣鼓喧天。一切一如平常,平时模拟考试怎么做,高考时就怎么做,“平时考试高考化,高考考试平时化”才有利于考生自如发挥。
高考期间无需增加过多花哨的仪式感,父母也别扮演“苦情”的牺牲者,孩子才能挣脱无形绳索,真正自由地奔赴属于他们的辽阔天地。
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父母如现场家长所言:“孩子都这么大了,很放心。”这份放心并非放任,而是源于静待花开的笃定。它呼应着古语“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避免了“关心则乱”。
“佛系”陪考,深情放手,正是父母的理性自觉与信任的成熟表达。更深的蜕变,是两代人共同的成长——孩子长大成人,家长亦在岁月中学会得体退出。(评论员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