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就能干活,工钱当天结,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大家干劲更足了!”6月10日,在李冲村三组下湾环境整治工程的工地上,村民曹尚忠正和工友们一起砌筑石墙。搅拌水泥、搬运石块,汗水浸湿了衣衫,他脸上却满是干劲。这项凝聚了村民共识、惠及民生的工程正热火朝天地推进。
三组下湾的环境问题由来已久:道路坑洼不平,河道淤积影响排涝,更让村民揪心的是周边190亩农田灌溉水源不稳,时常要靠人力。村党支部书记尹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着村里香菇米酒产业的发展和与京山农场的合作深入,改善环境、发展旅游的愿望更加强烈。
“环境怎么改?大家说了算!”尹隽介绍,从年初开始,村里就通过多次入户走访,并召开户主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清淤、修路、整坝是大事,我支持!要修就修到实处。”三组下湾环境整治方案获得村民一致认可。
方案定了,关键在干。李冲村坚持“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最大程度发动村民参与。
在工程推进中,村民让地出力毫不含糊。 工程需要拓宽道路、铺设管道,涉及部分村民的土地。村民任约志家的小院紧邻施工点,他二话没说主动让出院墙位置:“修路方便大家,占点地方算啥?路宽了,走着都舒坦!”
同时,就近务工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 工程优先吸纳本村劳动力。村委会有意将砌石墙、场地平整、辅助清淤等技术要求相对适中、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岗位留给村民。“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比出去打零工强多了。”参与道路硬化的村民李大哥高兴地说。目前,已有超过20名村民在工地上务工,有效增加了家庭收入。
“这次整治,不仅让村容村貌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凝聚了人心,让村民在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杨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境改善了,人心凝聚了,李冲村依托特色香菇和米酒产业,联动京山农场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也越走越清晰。(通讯员 李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