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荆门市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城区及屈家岭管理区当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局部超37℃。同时,预报18日入梅,18日晚至21日将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致灾风险较高,需警惕旱涝急转。
据最新气象预报,受副热带高压北抬影响,我市于6月18日进入梅雨期。与常年同期相比,我市去年入梅时间偏晚3天,出梅也将偏晚,梅雨期长度偏长,梅雨总量偏多。梅雨期易出现暴雨、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局部短时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阶段性强降水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
连日来,高温炙烤荆门,但“变脸”天气即将登场。荆门气象部门预计,16日到17日我市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午后到夜间局地有雷阵雨。18日晚至21日,我市将迎来入梅首场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有暴雨到大暴雨、单点特大暴雨,累计雨量大部地区100~180毫米、局部250~350毫米;最强降水时段预计在19日夜间至20日白天;最大小时雨强40~80毫米。此次降雨过程暴雨范围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18日开始,我市将进入降雨集中期,在降雨的影响下最高气温有所回落。
针对未来天气变化,气象部门提出建议:加强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及城乡积涝的防范;密切关注江河湖库水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城市运行、农业生产及建筑施工的不利影响。
未来六天 天气预报
17日: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雷阵雨,偏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气温27℃到35℃;
18日:阵雨转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偏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气温25℃到32℃;
19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偏南风3到4级,气温24℃到27℃;
20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偏南风3到4级,气温24℃到26℃;
21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偏北风2到3级,气温24℃到29℃;
22日:晴到多云,局部阵雨,偏南风2到3级,气温22℃到30℃。
链接:解读湖北夏季的三个阶段
湖北的夏季是漫长的,平均超过了100天。但这100多天的夏季,绝非单调的炎热,而是由闷热、炎热、酷热等各种不同的热法交织组成。
第一阶段:初夏。初夏期一般是指从入夏至入梅前这段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此时夏季刚刚拉开帷幕,副热带高压势力还不是很强,位置偏东、偏南,因此我省降雨并不算多,天气也还比较清爽,不过在鄂西北地区,特别是十堰和襄阳,高温已经迫不及待地率先登场,35℃甚至37℃以上的热浪时常造访。
第二阶段:梅雨期。当日历翻到6月中下旬,我省便进入激昂的梅雨期。这时的湖北仿佛被装进了巨大的“淋浴间”,雨水成了绝对的主角。梅雨期是湖北全年降水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是洪涝灾害的多发期和防汛关键期。梅雨季节连空气中也充满了水分,天气潮湿闷热,霉变指数高,要特别注意食物和居家的防霉。
第三个阶段:盛夏期。一般7月中旬出梅期后,到8月底这段时间,我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常是晴热高温天气持续霸屏,三伏天大都就在这个时期内。此时我省各地每天上演着升温比赛,不仅看谁气温最高,还看谁高温日数最多。不过盛夏时期,午后到傍晚常会来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天气,让人们在酷暑中获得短暂的清凉。
每年三个阶段的相继上演,构成了湖北独特的夏季气候特征。(记者李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