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市夜生活,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场景总是热烈而充满生活气息的,因为“民以食为天”在夜间也一样适用——餐饮消费往往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军。不过,美好的生活当然不能只有吃吃喝喝,荆门城市夜生活的画卷上,正悄然散发出一缕独特的“本草香”。
6月13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第一届中医文化夜市在石化广场一亮相,就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现场的体质管理站、非遗疗法坊、功法传习场、药膳品鉴坊等中医八大体验区对市民充满了吸引力,街道便民惠民特色摊位涵盖人才招聘、公交卡充值、公益文创产品展示等,给逛夜市的居民提供了更多方便。从传统的夜市烧烤摊到弥漫着“本草香”的中医养生集,相似场景下的特别内容,给荆门这座城市的夜晚增添了新的活力。
这是市民需求与服务供给充分对接激发的新活力。2025年国家“健康体重管理年”行动启动后,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也受到热捧。从追求美食带来的快乐到追求健康生活,市民的需求在迭代升级,中医养生恰好与之完美匹配。而且,国务院《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的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实现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文化夜市在我市尚属新亮相,但在国内各地,此类夜市广受欢迎的例子不少。在河南南阳,2022年就开始举办的中医药文化夜市拥有不少资深“铁粉”,市民把逛中医药文化夜市比作到了“一站式身体加油站”,“定期检修”,未病先防,身体不适也可对症问药。在湖南长沙,将中医理念与生活场景巧妙结合的中药糕点、中药香囊、中医药微景盆栽等创意产品颇受青年喜爱。
中医师与医护走出医院,变身“夜市摊主”,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带进了群众的夜生活。中医不再是传统印象中刻板的模样,而是以更贴近生活、更时尚的方式,从单一的医院场景走了出来,以更加轻盈的姿态融入了生活的日常,也让年轻人提高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
由此可见,中医文化夜市的出现,是在满足市民对医院服务模式的新要求,也是医院对如何更好守护群众健康进行服务创新的探索。这些“走出”医院的健康惠民措施,能拉近医患距离,降低公众接触中医药的门槛,不仅丰富了医院的服务模式,也能提升医疗服务的品质。
一缕药香、几式功法、一碗滋补羹汤……夜市里的“本草烟火”,点亮的是城市夜生活的新选项。荆门中医药还可以继续跨界“破圈”,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服务。这样一来,不仅能为激活夜间消费市场注入独特的“健康动能”,还能为中医药振兴、消费提振开辟出新路径。(评论员 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