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园之城”,福州绿意融融。以森林步道、河岸步道等形态组成的福道,先后揽获“国际建筑奖”“人类城市设计奖”等国内外大奖,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幸福之道。作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中的佼佼者,福州被授予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这是我国推进城市更新取得的丰硕成果之一。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亿万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城市更新正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城市更新行动是一项民心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要本着规划先行、着眼长远、补齐短板、提升品质的思路,进一步改造老旧小区,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传承历史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许多老旧小区建成年代久远,存在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要通过改造,对老旧小区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加装电梯,整治“三线”,完善消防设施,增设无障碍通道,不仅能消除安全隐患,还能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四川南充,3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升级项目正在进行,涉及2400多户居民,屋面防水、外墙翻新、道路修缮等,预计6月底将全面竣工。安徽在全省开展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对使用超过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进行摸底,分类维修改造更新,每台老电梯更换可以享受国家政策补贴15万元。天津市今年启动提升改造老旧小区项目180个,主要集中在适老化改造、绿化环境提升等。
激发城市活力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旧街区、厂房、楼宇逐渐失去活力,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我们要通过城市更新,为这些空间植入新业态、新功能与新场景,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在福建厦门围里社区,当地把闲置空间改造成公益图书馆、茶馆、创意市集等休闲空间,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逛胡同、喝咖啡,从青砖灰瓦的露台上跟白塔寺合影留念,北京西城区白塔寺区域改造项目,不仅改善了胡同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实现了文化传承和商业运营。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还应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在更新过程中,要坚持“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原则,保护好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上海的张园、成都的四圣祠片区、南昌的洪都夜巷、长沙的太平古街、苏州的古城32号街坊、烟台的朝阳街……这些都是修旧如旧,传承城市文脉、保留城市记忆的样板地区。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要在保留历史记忆、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社会、企业和居民等各方共同参与,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要通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造老旧小区,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何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