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东宝人丨郭俊华:累计时长2601小时的国防教育宣讲“老兵”

时 间: 2025-06-17 14:59
来 源: 东宝区委宣传部 东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郭俊华,1980年生于东宝区子陵铺镇金泉村,1998年入伍,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戍边20余年间,荣立4次三等功、获卫国戍边金质奖章。2022年退役返乡后,他第一时间到东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报到,投身退役军人公益事业,成立了退役军人红五星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首任队长。

“部队的优良传统和战斗精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退役军人,我有责任更有义务守护好传承好!”郭俊华申请加入东宝区老兵宣讲团,成为一名国防教育宣讲员,带着150余名退役军人战友,把部队“战斗精神”转化为志愿服务热情,把高原戍边故事化作国防教育的火种。

从高原卫士到校园教官

把喀喇昆仑精神种进童心

“忠于祖国、热爱边防、顽强拼搏、牺牲奉献”是喀喇昆仑精神的核心。在校园宣讲时,郭俊华经常给孩子们讲“神仙湾的吃饭比赛”“三代护边员巴依卡家族的传奇”两个故事。通过感人的真实事迹,让孩子们记住雪山上的笑声、牦牛背上的忠诚,还有戍边战士们的坚韧乐观、爱国奉献和家族传承精神,“保卫祖国”的种子也潜移默化地种下。一次宣讲后,几个孩子纷纷围到他身边说:“郭叔叔,我长大也要守边疆!”

永不褪色的军魂

在教育沃土点燃国防星火

郭俊华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行程:2023年秋季学期,带队为望兵石学校、天鹅学校军训;2024年9月,为荆楚理工学院500名师生宣讲喀喇昆仑精神;2025年春天,与新疆博州开展“清澈的爱”线上红色故事会……即使是再忙再累,只要有国防教育需求,他随叫随到。

在荆门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他给800名新生讲述了自己戍边生涯的峥嵘岁月。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六月雪花飘,四季穿棉袄,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生命禁区,仅正常走路就要付出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里跑步所消耗的能量。战士们在-30℃的低温下站岗、巡逻,风雪像鞭子一样抽打着身体,手脚逐渐麻木,睫毛凝结成冰,但他们仍然紧握钢枪坚守岗位,以血肉之躯挑战生理极限。从100多次翻越新藏线、川藏线、青藏线的生死经历到军事行动中面对冲突危险和流血牺牲的生死拼搏,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高原战士”的忠诚与担当。

家校社联动

共同筑牢国防教育的坚固防线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郭俊华在竹园小学推动建立“兵家长”国防教育志愿服务队,吸纳120余名退役军人家长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为了让国防教育入脑入心,他带着队员设计“军事小课堂”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叠“豆腐块”、走队列,把军用水壶、望远镜搬进教室,教孩子们具体使用方法。组织开展的“国防教育特色班军事强化月”活动,让校园充满“战味”:海军旗语让操场传递战场信号、军歌比赛让小兵娃们精神抖擞兵味十足、军体拳汇演排山倒海掷地有声。 

2023年以来,郭俊华带领老兵开展国防教育69场,覆盖2.9万名师生。他主讲的《弘扬喀喇昆仑精神致敬卫国戍边英雄》课程入选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老兵宣讲计划,个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601小时,获评四星级志愿者。面对赞誉,他总说:“部队教会我两件事——忠诚和奉献。只要有需要,我将永远保持冲锋的姿势!”

责任编辑:王玮琪2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