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城区早高峰,我市一名烫伤女童急需转院。党员“的哥”赵平刚在交警远程保障下,于拥堵中谨慎疾驰,仅用17分钟安全送达,并免收车费。警民携手开辟紧急救助通道,传递城市温度。
警民协作,开辟救助通道
当日7时35分,市中心医院南院门口,赵平刚正在候客,忽然,一位母亲牵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冲到他车前:“师傅,去石化医院,孩子烫伤了!”
赵平刚的心瞬间揪紧,连忙让他们上车。小女孩额头至脸部破皮、半边脸颊通红肿胀。母亲强压着慌乱解释:孩子煮豆浆时不幸被烫伤,医生建议火速转往专科更强的市中医医院(石化医院)救治。
此时正是周一早高峰,城市主干道车流如织。时间就是孩子娇嫩皮肤的修复希望。“能不能请交警带路?”母亲焦急万分。赵平刚立刻提醒:“快,打110和122备案,请他们协调!”
电话接通,122交警平台在了解情况的紧急性和车辆信息后,给出了清晰指示:“注意行车安全,直接前往医院!”
赵平刚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凭借着20年积累的娴熟车技和对路况的熟悉,开着双闪,谨慎而迅速地通过了一个又一个拥堵路段和5个红灯路段。“当时脑子里就一个念头,孩子烫伤了,必须争分夺秒送到医院。”赵平刚事后回忆。
7时52分,仅仅用了17分钟,赵平刚驾驶的出租车稳稳停在了市中医医院(石化医院)急诊室门口。
车刚停稳,女童母亲慌忙付车费。赵平刚连忙摆手:“孩子治疗要紧,车费不用管!”女童母亲边致谢,边带孩子下车冲进急诊室。这时,赵平刚才长舒一口气,“都是当父母的,看到孩子这样很心疼,希望她能恢复如初。”
二十年坚守,擦亮城市“流动窗口”
今年53岁的赵平刚是荆门市中宇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也是一名党员。在20年的驾驶生涯里,“零安全事故”是他最骄傲的记录,“诚信热心”是他服务乘客的座右铭。
翻开他的从业记录,拾金不昧是常态——捡到的手机、钱包、雨伞等物品,总是及时物归原主,或上交公司寻找失主。生活中他助人为乐,遇到残疾乘客、高龄老人都会下车搀扶一把。有一次,路遇忘带钱赶着上补习班的女孩,他二话不说免费送达。他还每年参与“爱心助考”、无偿献血。
这次紧急送医,是他从业以来遇到的最为危急的情况。面对赞誉,他显得十分谦逊:“这没什么,换作其他师傅,也会这么做。”
从紧急送医到免收车费,从爱心助考到无偿献血,赵平刚用20年的职业坚守诠释着凡人“微光”。出租车司机是城市的流动窗口,每一次伸手相助,都是对“文明出行”最生动的注解。这些看似普通的善举,体现了厚道荆门的温度。(记者 郭玉红 实习生 冯俐林 通讯员 刘嘉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