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网站 荆门地区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村民监督干部履职,破漏田埂变连心挡水墙

时 间: 2025-06-23 15:28
来 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方盈颖

“你看水源好阳光好,长得就是快!”6月17日,时值初夏,高温来袭。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袁家畈,杭瑞高速高架桥下,一块6分地大小的水田里,青绿的稻秧蹿出50厘米高,随风轻舞。73岁的村民全贤合来到田边,查看水稻长势和水情。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条小水渠在稻田旁缓缓流过。水渠和稻田间,筑起了一道长约50米、高约40厘米的水泥挡水墙。全贤合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正是这堵新修的小小挡水墙,解决了他的大问题。

这还得从一个月前的5月22日说起。

那天下午,通山下起了大暴雨,直到晚上六七点,雨势稍歇,全贤合到袁家畈看那块稻田,发现稻田旁的水渠水量太大,已从低矮破漏的田埂满溢到他的田里,刚插下去的秧苗几乎全部没在水中。并且,头天,他刚撒下化肥,大水一冲,肥料可能全部冲走。

“这个水渠硬化工程完工了,但美中不足的是,紧邻水渠的这个田埂基座修了10多年了,有好多窟窿,一下大雨就淹我的田。”情急之下,全贤合掏出手机,拍了一段小视频,发在了村党员微信群里。

当晚,村党支部书记郑传奇看到后立即表态:明天就派人去看。次日,郑传奇得知情况属实,便立即安排村里的工程队,用水泥对年久失修的田埂基座实施补漏。并在随后的一周内,在田埂基座上新增了一道水泥墙,用于挡水。

“我们欢迎群众监督,这不仅能倒逼我们基层干部履职,还能更广泛汇聚民意,也让我们的工作实实在在惠及群众,让群众可感可及。”郑传奇介绍,该村现有党员47名,其中村干部5名。近段以来,村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并结合基层特点抓实抓细“开门教育”。在此过程中,新组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项目监督员等“村民监督团”,实现多元化监督运行。在微信群里,村民可以通过文字、语音、随手拍等多种方式开展村务监督,村“两委”干部看到后会第一时间跟进、回复、解决,村一级难以解决的,就逐级上报至乡镇及相关部门。

此外,该村还通过常态化开展村湾夜话、屋场连心会等方式,收集民意聚力民智,经过“四议两公开”等程序后,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坑洼、吃水困难、村容村貌脏乱差等项目30余个。

倾听群众心声,架起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大畈镇隐水村的探索,是通山县开展学习教育中,抓实“开门教育”的一个缩影。

通山县有关负责人说,该县将学习教育与干部素质提升年、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常态化开展“一把手”大讲堂、“5011”企业帮扶等活动,33名县领导主动包联56家企业,以群众“急难愁盼”为突破口,直击民生痛点。今年以来,县党政主职牵头召开工业经济发展、省重点项目建设等专题会议26次,深入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黄荆口水库等项目现场办公12次,累计解决问题180余个;聚焦群众现实利益,累计收集问题67项,成功攻克痛点、难点、堵点问题46项。

责任编辑:马昕怡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新闻网服务项目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