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网站 荆门地区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搜索
首页 > 象山时评 > 正文

共筑防溺“安全长城” 守护少年“生命绿洲”

时 间: 2025-06-23 17:04
来 源: 京山市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致死的首要“元凶”,每年约5.7万人因溺水失去生命,其中少年儿童占比超过半数。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更敲响了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的警钟。只有以科学精准的防范举措,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护体系,才能为少年儿童撑起坚实的“生命保护伞”。

学校教育是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的第一课堂。安全教育旨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江西省某县推出“沉浸式防溺教育”,利用VR技术模拟溺水窒息场景,组织急救技能实操演练,使全县中小学生防溺知识知晓率大大提升。各地学校应以此为借鉴,将防溺教育纳入常态化课程,通过情景模拟、主题班会等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教育入脑入心。同时,强化家校协同,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形成教育合力,让防溺意识内化为学生自觉行动。

水域管控是预防溺水事故的核心屏障。危险水域的有效管理,关键在于构建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浙江省杭州市对部分重点水域实施“四个一”标准化管理工程,并运用无人机巡查、智能监控等科技手段,实现水域风险24小时动态监测。2023年该市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同比有大幅度下降。这充分证明,通过完善防护设施、加强日常巡查、运用科技手段,能够最大限度消除水域安全隐患。各地应借鉴“杭州经验”,加快推进危险水域防护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社会协同是织密防护网络的重要支撑。防溺水工作需凝聚全社会合力,方能构建群防群治格局。线下,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讲并发放图文手册普及知识;线上,依托融媒体矩阵,以情景短剧、动画科普等多元形式扩大传播。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服务融合”的立体化模式,推动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全民防溺水意识。

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是一项关乎家庭幸福、民族未来的系统工程。只有凝聚学校教育、水域管控、社会协同的强大合力,将科学防范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筑牢防溺“安全长城”,守护少年儿童的“生命绿洲”。(龚艺)

责任编辑:谢文静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238586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240013号]

[鄂ICP备 12000927号] [鄂公网安备 42080402000103号]

微信
客户端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