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网站 荆门地区权威新闻门户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在线投稿
搜索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这粒种子,如何从夷陵走向世界?

时 间: 2025-06-29 20:57
来 源: 夷陵发布

  它是《诗经》中的“苌楚”

  李时珍笔下的“羊桃”

  也是如今超市里

  贴着“奇异果”(Kiwi fruit)

  标签的热门水果

  然而

  鲜为人知的是

  这种风靡全球的水果

  其“祖籍”就在宜昌

  近日

  记者走访世界猕猴桃原产地

  ——夷陵区雾渡河镇

  探寻它从山野走向世界的传奇历程

  

  百年漂泊 一颗种子的跨洋传奇

  6月17日,记者在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龚家河村,看到碗口粗的野生猕猴桃树,在山林间随处可见。

  

  “这棵上面结果了,对面山上一棵一棵挨着的也有很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都有。”62岁的金卫是土生土长的雾渡河镇人,因多年研究猕猴桃的种植,被市农业农村局评为“宜昌市猕猴桃产业执行专家”。他带着记者一行,沿路找到了很多野生猕猴桃树。

  

  宜昌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目前,全球猕猴桃共发现200多个品种,雾渡河就占三分之一,宜昌全域占二分之一。

  在龚家河村的猕猴桃科普馆,村党总支书记王彬详细讲解了猕猴桃从宜昌走向世界的历史。

  “1900年前后,英国植物猎人威尔逊多次在宜昌收集植物种子,其中就包括猕猴桃。”王彬指着线路图介绍,威尔逊将猕猴桃的种子和植株从宜昌送到英国和美国,但是真正将猕猴桃带到新西兰的,是一位传教士伊莎贝尔。

  

  1904年,伊莎贝尔将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经当地农场主培育,1910年首次结果,开启了猕猴桃在海外的种植史。为打开市场,新西兰以国鸟“几维鸟”(kiwi)命名该水果,“奇异果”(kiwi fruit)由此风靡全球。

  而追根溯源,猕猴桃早已载于典籍。《诗经》中“隰有苌楚,猗傩其枝”的“苌楚”、明代《本草纲目》里“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的“羊桃”,勾勒出其跨越两千多年的文化脉络。

  

  故土情深 种桃人守护原产地根脉

  6月,是宜昌本地猕猴桃的膨果期。在金卫的试验田里,藤蔓上挂着一颗颗毛茸茸的果实。退休后的他,仍坚守着24亩果园,他指着避雨棚告诉记者:“猕猴桃很容易发溃疡病,也没办法根治,只能通过避雨设施来避免。”金卫说,花了几万元做成避雨设施后,这几年这片田都没发过溃疡病了。

  

  在田里,金卫小心翼翼地给每个猕猴桃套上土黄色纸袋,“等待淀粉的积累”。金卫说,果实在快速地长大,害虫和小鸟都早已虎视眈眈。“套袋”能让果实甜度增高,风味品质形成,“种猕猴桃就跟养子女一样,要小心呵护。”

  

  2008年,在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世界猕猴桃原产地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这一认定让金卫等种桃人倍感振奋:“每年9月上市,只要说自己是雾渡河种桃人,心里就透着自豪。”

  

  目前,全世界共有23个国家种植猕猴桃,全球已挂果的种植面积约430万亩,中国占69%。作为国际公认的世界猕猴桃原产地,宜昌猕猴桃在科技和政策的加持下,逐渐成为仅次于柑橘的“水果老二”。

  

  产业新篇 小果实孕育大未来

  “我认为宜昌是一个非常适宜种植猕猴桃的地方,并且在全球猕猴桃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植物与食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罗斯(Ross Ferguson)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长期研究中国的猕猴桃如何从野果成长为享誉世界的“奇异果”,而宜昌就是其重要起源地。

  

  科技赋能让古老水果焕发新生。雾渡河镇观音堂村的种植户李正喜,利用野生猕猴桃进行杂交选育出新品种“原产黄金”,在2018年举行的宜昌市首届猕猴桃品鉴会上斩获二等奖。10多年来,李正喜试种40多个国内外猕猴桃品种,共选育出了“MF4”等12个猕猴桃新品系,经试验种植均显示性状良好。

  

  去年9月,由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历时6年研发的猕猴桃新品种“满天红2号”试种成功,宜昌猕猴桃家族再添新成员。

  

  目前,宜昌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近年来,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引进、研发猕猴桃新品种20多个,包括与武汉植物园联合培育满天红2号、翠玉两个品种,近期将有2个新品种进行品种审定。丰硕的科研成果,将持续助力宜昌乃至全省、全国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朱紫维
版权声明:
①荆门新闻网 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仅供本网站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本网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且不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荆门市委书记专属版
搜索 电脑版 手机版

Copyright 荆门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2000927号 新闻热线:0724-2385865

微信
客户端
反馈